《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报告(2022)》我国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现状和趋势(下)
【编 者 按】本文为《医疗器械蓝皮书: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报告(2022)》报告B6《2021年我国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现状及趋势》部分节选。转载于此,供读者学习。
【作者介绍】耿鸿武 清华大学老科协医疗健康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九州通医药集团营销总顾问;戴斌 江苏华招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叶小芳 江苏华招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市场总监,高级调研师
https://p0.itc.cn/images01/20220818/8112b9121ac9445586bd16c182430df3.jpeg
(以下为正文)
三 我国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发展趋势
按照医保体制改革“十四五”规划要求,我国集中带量采购将提速扩面,可以预判2022年医疗器械领域集中带量采购将进入密集开展期。
经过了三年试点和探索,集中带量采购“常态化、制度化”的“11233”政策框架已经形成且非常清晰。“11233”指“一套系统、一套编码、两级平台、三级操作、三种方式”。
2022年初,国家医保医用耗材招采管理系统正式上线运行,此系统将会与各省级平台数据对接,全网共享,形成完整的集中采购信息管理系统,为建设全国统一开放采购市场奠定基础。过去的三年里,药品、医用耗材及医疗服务项目、医保疾病诊断和手术操作等四项编码标准已经投入使用,并实现了动态维护,成为集中带量采购和准入挂网工作的重要技术支撑。初步形成了国家和省两级集中采购平台,分工负责国家层面和省级层面的服务,并取消地市级采购平台。国家对临床用量大、费用高的高值医用耗材带量采购,省级对部分高低值医用耗材带量采购,地市级主要针对国家和省级以外的品种带量采购,三级各司其职,从不同层面实施操作。三种主导的采购方式将会出现,集中带量采购方式、准入挂网+议价方式和医疗机构备案采购方式,三种模式将覆盖医疗机构临床使用的所有品种。
现阶段,集中带量采购充分发挥了价格发现机制的作用,医用耗材价格已经开始逐渐回归到合理水平,未来将会过渡到以医保支付价格为引导的新的管理体系中。可以预判,十四五期间,尤其是2022年,我国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发展趋势如下:
一是,医改的现阶段核心目标依然是降价和控费.
集中带量采购成为重要的抓手和突破口,解决人民群众看病贵的问题。“带量”下的“量价挂钩、招采合一”将成为现阶段主要特征。带量采购覆盖区域范围进一步延伸,品种范围进一步扩大。2022-2025年将成为带量采购政策实施的重要过渡期。
二是,联盟采购成为政策支持方向,将如火如荼发展。
国家联采触发机制已经形成;省际联盟会继续扩大,规范化发展,并逐渐集中,形成以核心区域牵头的联盟采购格局;市级联盟作为带量采购的重要补充将平稳推进。
三是,医用耗材将采用分层、分批、分类的方式进行招标
建立更加细化的评价规则;不能纳入带量采购的品种将以挂网的方式作为集中采购的方式;准入挂网将成为带量采购的重要支撑,实现医疗机构全部品种通过平台进行采购。
四是,规则将会不断完善,以三稳为目标。
以稳定市场预期、稳定价格水平、稳定临床需求作为目标;强化为用而采,突出临床选择,尊重市场格局,提高企业和医疗机构参与度,保证产品质量、保证产品供应、保证产品使用。
五是,降低虚高价格,低价中选、价格联动成为政策方向。
改变和净化经营环境,加速国产品进口替代,改变目前存量市场结构,鼓励创新医疗器械在医疗价值和卫生经济学方面进行开拓。
六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将成为集中采购中的新要求。
在集中采购中强化自我承诺制度、主动上报制度、信息效验制度、信用评价制度、分级惩戒制度、信用修复制度。信用评价结果将成为参与集采、医疗机构选择使用的重要标准。
七是,集中采购将协同医保“结余留用”等制度开展。
医用耗材医保目录、医保支付方式、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推进。在政策的协同、制约、驱动下,医疗机构参与集中带量采购的积极性将会改变,其采购行为也将改变。
八是,促进行业格局重新构建,产业集中度大幅提高。
行业经营生态发生改变,销售规则重新改写。企业应对营销的方式将发生改变,体现在以准入为方向,分类进行产品策划,改变过去的销售方式等。
(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