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烂的、庄重的
(2011-09-02 09:39:36)
标签:
当代汉语汉语人民文学文化杂谈 |
分类: 读编往来 |
绚烂的、庄重的
祥 雨
第九期《人民文学》,绚烂与庄重并存,现实与理想同在。像万花筒,转到任何一个角度都会看到不同的风景。
乔叶的非虚构小说《拆楼记》,比起《盖楼记》来写得更有悬念,更精彩有力。所有的文字都可以还原到生活现场,这大概就是非虚构的力量。《拆楼记》对“拆”之后的复杂纠葛,把握的稳、准、狠且又微妙。不回避正面冲突,硬碰硬地去细写每一个场面,每一个人物都在利益纠葛的环境里鲜活地存在。乔叶的语言也更显艺术与精妙。
乔叶已显大家气象,这篇非虚构小说,有着现实的意义,震撼人心的力量。
计文君的小说《帅旦》,读来令人惊叹,短短的篇幅,一个女人精彩的一生就如在眼前。“帅旦”是一个有着敢作敢当的男人气的女人,更是个风姿绰约的女人。小说行文如流水行云,故事、人物处理得 浑然天成。
李浩的《爷爷的“债务”》,我们在“卷首”中已说过,这里就不在赘言。
手指的小说《寻找建新》,反映当下青年的生活状态与精神追求。“我”对建新崇拜,建新对我及周围的人就产生了影响。既叙写少年的成长,又传达了城市生活观念对乡村生活的侵蚀。作品有很强的当下性。
陈继明的中篇小说《北京和尚》,首先这个题材就很少见。这是一个北京通州的和尚在当下的滚滚红尘中如何自处的故事。他入空门、还俗、结婚、做生意,困惑、漫游,最终发现佛在心中。俗世与杂念,清修与自持-----小说写得既有烟火气又有精神境界,通透而包容,把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内容结合得水乳交融。这篇小说有况味、有意味、有趣味。
哲贵德《信河街》,同样,我们在“卷首”中有叙述,这里仍不多言。
尉然的《嘴》,有着很有意思的叙述角度,很当下。当下是什么呢?看似鸡零狗碎,其实是百态人生。
陈忠实先生自《白鹿原》后,散文多于小说,这不奇怪。优秀的作家都会处理好自己的顿挫。陈老师的这篇散文《敲响城门的远方乡党》,把我们带到一百年前,又把我们顺利地带回到今天。散文讲求有神,这篇朴实散文的“神”,是乡音。
王小妮的上课记,我们已连续刊发了三年,我们看到她一年比一年写得扎实,客观,尖锐。想了解“90后”,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与生活,《2011上课记》是最好的读本。
荆歌是个玩家,与之相熟的人都知道,他的身上各处都装有“珠宝”和鉴别“珠宝”的工具。但,荆歌不是为了打发时间去“玩”,而是要丰富自己才“玩”。这不,《玩物志》就玩出文化追求了。文章通透,妙趣横生。
舒国治的散文《穷中谈吃》,文字自由散漫,有一种惬意的孤独与随性中享乐感,亲和力很强。梁文道说:最会玩、最会讲故事的人有两个,一个是阿城,一个是舒哥。这个舒哥,就是舒国治。
这一期的三组诗是雷抒雁、车延高、马新朝。我们还有另文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