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文学》2010年第八期 留言
(2010-07-27 01:03:42)
标签:
《人民文学》白雪乌鸦鼠疫迟子建留言杂谈 |
分类: 消息 |
《白雪乌鸦》,写的是近百年前的哈尔滨鼠疫。
这部小说中,几乎从未谈到,但又在每一处都隐含着探询和倾听:这座城、这些人,推而广之,这片大地和这大地上的人民,他们怎样承受灾难,承受人世的无常,他们怎样挺过来,让炊烟升起,让粮田丰饶,让岁月重归安宁。
《白雪乌鸦》中有“坚韧”与“隐忍”的美学。这是非常不同的经验,其中包含着非常不同的力量。熟读西方文学,看多了西方灾难片,回过头来,再看《白雪乌鸦》,你或许会觉得,它在很多地方不合你的预想,但这些出乎预想之处,可能特别值得我们停留和沉思:是这样吗?是的,我们仔细想一想,原来事情就是这样,我们自己原本何尝不是这样?
这部小说的主角是谁呢?或许是那座多元的、漂泊者聚居而成的大城;或许,就是人群,这个城市中的人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各自承受自己的命运,怀着永不为人所知的梦想。当灾难来临时,他们渐渐意识到,一种浩大的力量正在支配他们,它把他们的亲人和仇人带走,也使剩下的人们相亲相守。这时,零散的、似乎不具整体性意义的人群凸显出来——他们作为一个整体获得了一种精神尊严。
鼠疫过后,大清朝倒下。从那时起,现代中国的文学一直在探索新的自我想象和自我意识,在这种想象与意识中,我们应该与《白雪乌鸦》中的人们判然不同。百年过去,我们已经不同了,但真的完全不同了吗?为什么读这部小说,我们感到陌生、感到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