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镇印象

(2023-11-13 09:24:23)
分类: 散文

 

 “南负云黄,北临大溪,跨以浮桥,船只泊岸如蚁附。”

古志,将佛堂古镇之大气风华,繁华锦绣,一语道尽。

而佛堂之首屈一指,举足轻重的地位,似乎一开始就已注定。在以水运为主的农耕时代,佛堂这临水而生的市镇,正好处在链接城市与农村的一个节点上,那么,自然而然,佛堂就成了风水宝地,古时的江南名镇,无论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是不可替代的名角。

但时光荏苒,岁月更替,似乎一切都已消逝不见。所幸有前人发明的摄影术,将一段段历史定格,留下永恒而真实的瞬间。那精美的构图,光与影的流动交织,是视觉的盛宴,令人大饱眼福;那一帧帧画面,一瞬瞬时间的定格,是热爱,是感动,流动着怀旧、沧桑的美,抒说着古镇佛堂的博大厚重和绝代风华。

而在新时代,佛堂依然带着与身俱来的雍容、华丽、厚重,固守其千年不灭的精魂,从一个繁华,走向下一个繁华。

 

一、因佛而名的古镇

 

佛堂,观其名,就觉与佛有缘。果然,古镇佛堂的名字,就由佛而来。

相传南朝梁普通元年(520),印度天竺僧达摩来东方传教,云游义乌双林乡时,恰逢义乌江洪水泛滥,达摩投磬入江,普渡众生。后人为纪念达摩,于投磬处建起渡磬寺,寺内有楹联“佛光透彩传万代,堂烛生辉照四方”,各取此联前两字,遂将此地取名“佛堂”,千百年来沿用至今。

而此佛缘,竟让佛堂真正“名”了起来。得印度高僧达摩指引的稽亭里傅翕,临水照影悟前缘,投身佛门,结庵修行,成了古代禅宗之尊宿。当然,1500年前的这位高僧已不会醒来,我们只能在故纸堆里才能觅见其踪影。但是,作为中国最早弥勒化身、中国第一居士、中国三教合一思想创导者和先行者的傅大士,却成了从佛堂走出去,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影响最大,知名度最高的人。

1500年前的佛堂,是知名的;现在和未来的佛堂,依然知名。

 

二、临水而兴的商埠

 

一个临水而生的市镇,注定了她的兴盛,与水运相关。要一睹佛堂的繁华,那就要到老街看看,那是古镇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那里的水埠、浮桥、湿漉漉的石板长街,至今还写着古镇的繁华鼎盛。

300余年历史的商贸老街,总长2000余米,由直街、商会街、盐埠头横街、浮桥头横街等组成。与众不同的布局,整体来看像一条鱼,鱼口在老市基,然后向南延伸,直街是鱼的脊梁,分布两旁的是东西副街和横街,就是鱼的肋骨。这不禁让人想起仙境鳐鱼潜伏佛堂的传说。据传义乌江边有一条鳐鱼,从远古的仙界到佛堂,在这个1500年前就有佛缘的神奇之地悄然潜伏,于是佛堂商人们就如鱼遇水,左右逢源,财源滚滚。

几百年来,狭长的老街,商店鳞次栉比,商号五花八门,三十六行业,应有尽有。一些商号,如祥泰、同顺丰、寿春堂、沈太和等,名震八婺,影响沪苏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佛堂老街茶楼酒肆、面料百货、钱庄当铺等商贾就达400余家,撑起义乌商业的半边天,佛堂“商业之盛,出邑城上”,成为“浙东四大镇”之一。

如今,老街被赋予更多的现代内涵。乐队歌手低吟浅唱,网红少女撑伞直播;跟拍的摄影师,袅娜的旗袍秀;夜幕降临,小屋音乐轻缓,来一杯红酒,道一声珍重……

    在这里,复古和创新、深沉和明亮、宁静和灵动、商业和文化,汇聚交融,焕发出古镇勃勃的生机。

 

三、灵动秀美的山水

佛堂镇,被南江流域拥抱入怀。南江,发源于义乌邻县磐安双峰乡,在义乌流过,同北江汇合。南江,古志载;“群山劳累萦连,草木如画。”它蜿蜒过群山,经石壁,过画坞村,向北逆流而上,可达摇石里。此处有一摇石,位于瀑布之上,瀑布如练从天而下,摇石似微微晃动,但千年不倒,而山下的摇石古村,炊烟袅袅,鸡犬相闻。如若夜宿古村,便可“满川山风听虫鸣”。

画坞沿江而西是钟村,传说傅大士当年在此铸造双林寺大钟。此处草林繁盛,天朗气清,确是个神仙之地。钟村往南便是塔山,塔山有山名云黄。云黄山上云黄寺,傅翕曾在此修行,黄云盘旋而上,笼罩山顶,状如车盖,此得名。

而堪称生态公园的道院山,处于佛堂东面,有“小昆仑”之称。这里“秋则黄花吐瑞,红叶摇风”“冬则雪飘飘堆成银山”,实在是凡尘乐地。此外,还有吴溪江千古悠悠,风雨荡航松溪古渡口,浪拍壁立将军殿,而作为义乌古代水利史瑰宝的蜀墅塘,历经800余年,依然水光天色,波光粼粼。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佛堂的水乡风物,自然之美,令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四、根基强健的工业

 

不曾想,佛堂这寺院高僧、浮桥埠头的闲云野鹤之地,竟还是工业强劲之地。

佛堂工业的发达,清末民初就显出端倪,当时佛堂的东南、利民、裕本、和、曙光等布厂和袜厂,成了义乌近代工业兴起过程中最为活跃的企业,其中东南绸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义乌规模最大的纺织厂。民国15年建成开业的佛堂电灯公司,成了义乌火力发电之发端。改革开放后,义乌第一家民营企业就诞生在佛堂。

新时代的佛堂工业,充分结合佛堂古镇文化特色,将古韵历史融入现代制造,一批涉及高端定制、精密机械、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高新技术工业,纷纷在此聚集。同时,工艺品、纺织用品、食品医药、金属制品、文化体育用品五大支柱产业,在佛堂镇欣欣向荣,蒸蒸日上。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栖。

佛堂自古美,今朝更好看。

 

五、融合发展的新城

 

俯视古镇,感受的是岁月,是沧桑,更是一种力量,一种独立潮头,凤凰涅磐般的智慧和勇气。

这是一座高颜值和深内涵融合发展的新城镇。

佛堂景观大道,清亮幽雅,花红柳绿。新建的伏虎桥,横跨佛堂南北两岸,流光溢彩。江岸老街华灯初上,熠熠生辉。东风河夜生活街区,大陈路、建设路仿古街区,霓虹闪烁,人流涌动……真是一幅“画里南江”的俏模样。

还有美丽城防工程,云黄山景区打造,生态廓道建设,农旅旅游项目无不出彩。坐落于佛堂科教园区的浙中城市群双江湖水利枢纽工程,擦亮了佛堂博大文化的底色,为新城镇的发展带来滚滚红利。

而特色传统民居,古商码头,揉合现代元素的快速交通圈……点亮了佛堂“宜居宜业宜游”的金字招牌。

昨日的佛堂,千商万贾,物阜民丰;

今日的佛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更胜蓝。

 

六、活力迸发的农业

 

上苍对佛堂这方土地的厚爱,不但体现在水运邻邑,商道通衢,还在于富饶的土地,雨水的滋养。

佛堂处于义乌江、南江流域,河水溪流的经年冲刷积淀,使得这块土地多为松软肥沃的培泥砂土,很适合农作物生长,因此,相当长时间里,佛堂就成了义乌粮食、红糖的主产区,且有了“义乌粮仓”的美称。

    随着“老牛拉铁犁”时代的过去,进入21世纪,佛堂在建成全市第一个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的基础上,又建成国家生态型土地整理暨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区,建成2万亩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和粮食功能区。如今,一个以美丽田园建设为总抓手,集种植、生产、观光、休闲、旅游、商业等功能于一体,让田园成为家园一部分的农文旅融合园区建设,如火如荼。

走进闻名遐迩的万盛幸福文化创意园,如同走进姹紫嫣红的四季花博园;农业“标准地”向美而生,机械化作业,打造出一片片花园般的稻田,农民越干越轻松,还能年年获丰收;龙溪村10万株向日葵,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景点,游客纷纷前来“打卡”,佛堂,共享田园建设,让“三农”活力迸发。

 

七、温馨和美的村落

 

画溪古村,处处美,点点景。

如今的佛堂乡村,通过新农村和美乡村建设,小桥流水的原始景观,更添了精致秀丽的风姿。南江河道开发,交通、旅游、生态环境保护“多规合一”,养老和民宿项目建设,无不洋溢着一种幸福的味道。红樱桃、紫桑葚,色味道诱人,田野上一片片金黄色的向日葵花盛开,沐浴着秋季暖阳,点缀了乡村风光。钟村南江景观带、一见钟情广场、心形花坛、幸福堤……舒展出南江两岸风光旖旎,好一个“美丽乡村”。

龙溪村的“中国乡村版迪士尼乐园”,稚儿巧笑,呼朋唤友;“画里南江”项目,打造田园生态游;金山村与倍磊老街旅游点相连……“一村一品”“一村一业”“一村一景”“一村一韵”, 处处是美景,处处是生机.

 

八、叹为观止的古建

 

 历史的帷幕虽已落下,昔日的佳构犹在眼前。

如果要进一步领略佛堂的神韵和气度,就得看看佛堂的古建筑。

佛堂的古建筑,多为明、清或民国初年建筑造,其排列布局和建筑风格,别有风味。

在这里,有西方流行风格和中式布局和谐统一,既流淌出异国风味,又饱含民族情怀的创新之作;有雕刻艺术手法熟稔,刻工美轮美奂,被誉为雕刻博物馆而代表佛堂古镇建筑艺术最高峰的经典之作;还有晚清时期建造,外墙的窗罩、窗框,甚至明间前檐牛腿这样重要部位也带有西式教堂建筑风格的欧式建筑……这些令人叹为观止的古建筑,无不透露佛堂古镇的富足繁华,更将佛堂自古以来个性而包容,入世而出生的特性和精神追求,定格、凝固。

 

九、悠久绵长的风情

 

    佛堂,有一种情怀,一种诗意,一种绵厚的味道,让人深陷其中,心生欢喜,感恩生活。

佛堂,似活化石,老街深巷,道情声声。百子灯,千万孔里透出是对美好的期许;秋千船,将纤夫和老艄工的艰辛,搬上游走的舞台;抬阁跷,伴随着铿锵的锣鼓,把一出出婺剧传统戏,送到你的面前;道情、小锣书,演绎的是人生百态,悲欢离合;“十月十”庙会里,更是秋光胜春光,盛大空前;那棉胎老被、铜匠锡工、木字印刷,是老去的旧时光,诉说着世道轮回,似水流年;更有那红曲酒、义乌青、荞麦馃,千张面,味醇厚,情更浓。

红尘中的禅意栖居,惊艳了时光,温柔了风月。

佛堂古镇,是令人迷醉而不能自拔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义乌家园文化
后一篇:岁月:还是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