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孙伟
孙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850
  • 关注人气:61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谈三体式————单重与双重

(2012-03-04 17:14:01)
标签:

杂谈

分类: 形意拳

一谈三体式————单重与双重

 

说起三体式单重与双重,

好多人就滔滔不绝说不完了,

好像其中有说不尽的道理。

其实没有那么复杂。

为什么大家总是不理解呢?

就是因为好多人没有理解其中的窍。

孙老先生解释的其实再清楚不过。

请看孙老先生所讲:

形意拳起点三体式,两足要单重,不可双重。单重者,非一足着地,一足悬起,不过前足可虚可实,着重在于后足耳。以后练各形式亦有双重之式。虽然是双重之式,亦不离单重之重心。以至极高、极俯、极矮、极仰之形式,亦总不离三体式单重之中心。故三体式为万形之基础也。三体式单重者,得其中和之起点,动作灵活,形式一气,无有间断耳。双重三体式者,形式沉重,力气极大。惟是阴阳不分,乾坤不辨,奇偶不显,刚柔不判,虚实不明,内开外合不清,进退起落动作不灵活。所以形意拳三体式,不得其单重之中和,先后天亦不交,刚多柔少,失却中和,道理亦不明,变化亦不通,自被血气所拘,拙劲所捆,此皆是被三体式双重之所拘也。若得着单重三体式中和之道理以后行之,无论单重双重各形之式,无可无不可也。

下面我解释一下孙老先生这段论述。

“形意拳起点三体式,两足要单重,不可双重。”

说的是三体式有两种站法。

但是什么是单重的三体式呢?众说纷纭,到现在可谓千言万语,

什么秘密,秘诀之类的搞得很玄秘。

其实没那么复杂。孙老强调的是单重的站法。

单重是什么呢,

孙老说:“单重者,非一足着地,一足悬起,不过前足可虚可实,着重在于后足耳。”

“不过前足可虚可实,着重在于后足耳。”

孙老在这里说出了最要紧的最关键的也是最平常的“不过”

什么是“不过”,说的就是——不过如此、就是、

就是什么,就是“前足可虚可实,着重在于后足耳”

“着重在于后足耳”,就是单重!这个着重,不是让你把劲全放在一条腿上,

是在任何时候,两腿吃着劲,但是偏重一条腿,就是说着意一条腿上,便于随时变化。

四六、三七、二八、九一。都是单重,甚至五五形状站着,但是你劲放在后足,也是单重。

所以孙老说“前足可虚可实,着重在于后足耳。 以后练各形式亦有双重之式。虽然是双重之式,亦不离单重之重心。以至极高、极俯、极矮、极仰之形式,亦总不离三体式单重之重心。”

 

“故三体式为万形之基础也。三体式单重者,得其中和之起点,动作灵活,形式一气,无有间断耳。”

这里孙老着重说明了三体式单重的优点,

 

“得其中和之起点,动作灵活,形式一气,无有间断耳。”

什么是“得其中和之起点”

就是发而未发,未发要发的那个点,

劈崩钻炮横之未发,谓之中,这个以前说过,

就是说诚信于内,为静,为本体

先天的五元寄寓与后天之体,但是没动,但是既然寄寓后天,就会动,人有先天,在后天存身,总要有作用,所以动为作用。但一动,便是受后天之身有缺陷,所以要用先天顺化后天。先后天为一体,先天顺化后天,使后天之形为先天之意所相和,就是中和。

这个说起来有点绕。

就先说这个“中和之起点”。

练拳,练的是先后天合一

练中和,但这个三体式,就是这个练中和的“起点”。

发而未发,未发要发,就是随时可以发动、蓄势待发、箭在弦上。

就是起跑的“各就位”那一瞬间

但是心要比那个稍微稳住,但绝对是那个“发而未发”的“机”

也就是那个“窍”

是心中真意出入的“窍门”

 

因为是单重,就好似箭在弦上,当然这个箭在弦上不像真的弓那样紧张

而是一种松沉的蓄势。但是随时可以发。

 

“动作灵活,形式一气,无有间断耳,”

说的是蓄势待发,所以不像双重,先要再往后找一下后脚发力的点,这样就慢了零点几秒

所以相对来讲,单重更快,所以更灵活,一气呵成,不存在间断。

至于说不存在间断,是说在形意拳中,都是在动中求静,动中用劲,是在动中用你那劲你站双重,总没有单重那样直接,总要找一下着力点,所以有间断。

 

至于双重,孙老讲:

“双重三体式者,形式沉重,力气极大。惟是阴阳不分,乾坤不辨,奇偶不显,刚柔不判,虚实不明,内开外合不清,进退起落动作不灵活。所以形意拳三体式,不得其单重之中和,先后天亦不交,刚多柔少,失却中和,道理亦不明,变化亦不通,自被血气所拘,拙劲所捆,此皆是被三体式双重之所拘也。”

其实就是有点滞住了,沉住了

不分阴阳,则没有单重的随时的起点,

刚柔不判,虚实不明,内开外合不清,便没有变化之点。

不得其单重之中和,先后天亦不交,说的是你心里没有了那个点,也就是阴阳转换神气相交的点,那你怎么变化呢

 

太极阴阳图里面的黑白鱼眼,实际上就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是变化的点。

所谓阴中之阳为真阳,阳中之阴为真阴。就是变化的点。阴阳转换关键就在这。

另外,阴阳,并不是阴就是虚,那种真的空真的柔弱。它也是实体,就像车轮,转在上点并不是就没力量了,只不过相对轮子下面着地点,那个是阳,上面虚而已。

孙老在太极拳里面说了,外形,就是有形的虚圈,里面的意才是无形的实圈,变化全在里面,外面相随而已,缩者就是阴,就是虚,但是并不是没有,那存着实力呢,说变就变。阴阳是一个整体。

另外想说的就是三体式并不是求浑圆一体,

是静中求那个产生的意,

那个是形意拳的本意

谷神不死,求的是哪个意。

那个孕育五行十二形的种子。

 

孙老说:

“不过前足可虚可实,着重在于后足耳。”

简单明确,妙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