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teddy东京日本节分撒豆驱鬼 |
分类: 【JAPAN】 |
平安,健康。
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前一天,但主要指的是立春的前一天。
变动。这一天,不论在寺庙还是在每个家庭都举行一种叫做“撒豆驱鬼”的活动,例如撒豆子、吃惠方卷等等。
它可能起源于中国古代的追傩仪式,即一种过年活动。
的包围的水泄不通。开始前,佛教,文化界,体育界,演艺界等等的名人纷纷登场亮相来了。
子就能在这一年平安无病,因此人们争先恐后地捡这种豆子。而在每个家庭里,没有专门规定撒豆子的人,往往
由父亲戴上鬼的面具担当鬼的角色,孩子们向“鬼”撒豆子,这时候人们异口同声地喊“鬼出去,福进来!”场
面显得很热闹。虽然这个时节屋外还很冷,但从这种喊声中人们还是能感受到春天即将到来的气氛。
为おに!日本民俗学的奠基者柳田国男认为,妖怪是神衰落后的形象,从其根源来说它们二者是同一个东西。无
论哪个民族,在对神的认识上都有这两重含意:神既能带给人们以富裕为代表的幸福,也有带来灾祸的力量。因
此人们通过供奉神的方法来祈望除掉灾祸,得到丰收。但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对这些不相宜的东西不再害怕,
它们就被看做是应该由人的力量来除掉的东西了。因此神也分为了好坏善恶的两个极端,好的仍然称为神,坏的
就被称为妖怪。于是,妖怪就成了人们生活中总是应该被除掉的东西了。
转播。到了过传统节日的那天,一般上都会穿上日本特有的和服。如果你是穿西装的话,那也会在外面套上一件
和服,以表示对节日的尊重,从而来达到宣传节日活动的目的。
还在撒福豆的队伍里看到了小朋友的身影。估计是全家齐上阵吧。^_^
的。因为走在游行队伍最前边的方相氏装扮得奇形怪状,人们误以为他就是应该被除掉的邪恶的妖怪,于是他慢
慢地变成日本的鬼了。另外,在日本从平安时代以来一直流行的不动明王的画像形象上也与鬼很相似。再者,我
们在中国古建筑物的门上常常见到的铺首,其形象也有点像鬼。职能上二者虽然不完全相同,但给人心理上的震
慑感觉,大概也是一样的吧。这样说来,这种在日本已扎根很深的妖怪,也好像是个进口货。它在日本经过很多
春秋,慢慢地进行本土化,到现在已经完全变成日本文化的一部分了。日本文化有一个特征,即将外来文化吸收
消化后,利用它形成自己的文化。从鬼的身上我们也能见到这一点。
中脑子也不疼的。反而希望被砸中呢!为什么?那自然是福到呗。可惜Teddy没中标......
得了铁棍”(因得了一件有用的东西,本来很强的人更强了。如虎添翼)、“鬼不在的空隙洗衣服”(阎王不在
小鬼闹翻天,猫儿不在老鼠跳梁)、“鬼口边念佛”(猫哭老鼠,假慈悲)、“像砍掉鬼的头一样”(得意洋洋
的样子,如立奇功)、“鬼也会流泪”(铁石心肠的人也会流泪,顽石也会点头)、“鬼也有十八岁”(丑女妙
龄也有相)等等不胜枚举。另外,学校里的学生们常常给特别严格的老师奉献的外号是“鬼某某”,其反义词是
“菩萨某某”。对河滩上扁平坚硬的大石头,一般都叫做“鬼的搓板”。所有的日本人小时候都大概玩过“鬼追
人游戏”……就这样,鬼仍然活跃在日本人的现代生活里。
这一年身体健康,平平安安。也祝各位看博文的朋友们,2013年里平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