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课(4th Week)
标签:
杂谈 |
分类: 苏杰学校读书课 |
下节课开始我们会分专家小组分别认领一个主题,开始对“我是谁”这个话题开始探索。各个专家老师们,要快点到位啦。关于“科学是否是定论”这个讨论也会在下节课花上几分钟讨论一下。
今天的读书课的主题是: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世界。我带着孩子们看了两部电影。首先是《爱丽丝梦游仙境》中开头Alice变大变小的那一段。这只是热身,变大和变小,看到的世界会很不同,逻辑简单,显而易见,很容易想象。然后,我们看了《国王的演讲》的几个片段。首先介绍这部电影的背景。在问答之间,我们讲奥斯卡奖,谈二战,聊为何英国国王能发表演讲很重要,然后又强调了一遍纪律,才开始放电影。这个环节在第二个班比第一个班要好,事先想好步骤很重要呀。
《国王的演讲》的几个片段是:开始时“失败的演讲”,然后是“求医、带着耳机听音乐,朗读哈姆雷特、王子自认为失败而摔耳机愤然离去”,接着就是“家里听自己录音、错愕”的场景。情节连贯起来就是:口吃多年的国王偶然戴上耳机,在听不见自己声音的情况下,居然流利的朗读了Hamlet。这中间穿插了我和孩子的问答,算是一段成功的分享。
接着是讨论。我问孩子们,是否还记得第一堂课给自己的三个形容词?你们中的有些人说自己害羞,说自己不自信,如果你“戴上耳机”是否还会用那三个词呢?有的孩子表情开始若有所思了,有的就是张口接话,看来没过大脑。安静了几秒钟之后,我又让孩子分组讨论一个话题“如果你是一只宠物小狗,你眼中的世界会是怎样”。在第一个班我们紧巴巴的讨论完了,在第二个班我就让孩子们在课堂上讨论,分享的环节留在了下次。
从电影过渡到讨论的环节有些生硬。我的目标是带着孩子初步领略“换个角度”看世界和看自己的感觉。但这节课好像没有那种很畅快的感觉。40mins/wk太短了。。。要考虑多发阅读材料,然后通过邮件联络了。但邮件的方式就是只有那些相对积极的50%会参与,其他的孩子,除非硬性龟腚……
最后再来说课堂控制方面……俺的进步不大。第一个班,孩子们还是一听到我的话,就会自己接茬,然后就炸锅,我在这个班上至少花了累积5分钟维持纪律,尽管有好几个孩子主动帮我维持纪律,但这情况必须改变!反思一下,还是有几点经验:
1)如果要当堂分组讨论,就老师主动控制,按照学号分好组,让孩子自己分,肯定是要耽误很多时间的。今天有个男孩子因为不受同学欢迎,最后没组去,眼眶都红了,还好有个挺有leadership的男孩发现情况,及时把他“认领”过去了。(这两个男孩子今后都要多加关注,尽管实际经验告诉我,老师的注意力非常有限。目前我非全职的上了一个月的课,只能关注了10个以内的孩子,做教育产品,班级人数绝对是质量的决定性影响。)
2)由于第一个班有点乱,于是再第二个班我刚开始就花了1分钟很严肃的和孩子们说课堂时间的宝贵,于是就比第一个班好管多了。孩子就是孩子,有些时候自我控制能力弱非常正常。“严肃的说”有时很必要,但“加减章”“表扬第一组”之类的控制方法,貌似对嗓门不大的老师不适用。我得试着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回家再看看《第56号教室的奇迹》。
3)下课后和一个有几年教学经验的英语老师聊课堂控制,如何收放自如,她也觉得是个大问题。这个“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dilemma,中国ZF都还在走迷宫呢。一想到这点我就很兴奋,应该能从管理课堂开始有些心得,呵呵。
4)我定的扩音器刚到货,没空装电池,下节课应该可以用了。但愿奏效!(烧香……)
P.S.技术方面,四年级教室里的那个大屏幕不是很给力,很是粗糙,看不清楚人的表情。是个缺憾。真的很希望能给孩子一个完美的环境,而且环境确实对孩子彼时的心理状态有影响。但我相信,最美好的境界还是这样的:无论在多么嘈杂混乱的环境中,我的孩子们都能有张有弛、收放自如的思考、聆听、分享。怎么才能达到呢?
http://t1.gstatic.com/images?q=tbn:ANd9GcTn35iAYzrZhRebU2Zj7WYJrQF8kL1c5Tr9UyaDEJm2Efno2KOK&t=1Week)" TITLE="读书课(4th Week)" />
前一篇:读书课(3rd Week)
后一篇:美国幼儿园给家长的备忘录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