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几件事儿一起说
(2010-07-17 20:14:23)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育观察与随感 |
今天首先来说说竞争
要是我是这个program的管理者,我希望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吗?
昨天下午才知道,今天上午有好几个课程要在一起组织活动,听上去挺有趣的,叫做什么“安静的彼得之屋学院真的如此安静吗”,大致意思就是要地震啦,暴风雪啦,还有人有用生物武器搞破坏啦,然后好几个课程的孩子们就在一起角色扮演,从各自学科角度想办法拯救地球。好玩吧!
但问题在于,我,还有另外两个老师,一直到活动前一天才知道这回事,而且还是被我们自己的学生问起。
问所有参与活动的老师,大家都说“不清楚啊”,称只有Oonagh(活动组织者)知道全部情况。
我昨天晚上就猜想今早我的日子会不好过,后来果然如此。学生们早上集会,80%的孩子都要去那个自然灾害活动,只有我的学生,还有其他两个班的学生们不知道咋回事。士气自然受到严重影响,因为其他孩子都在用着同情的目光望着他们: hey you guys are missed out!
仔细想想,这个Oonagh一直给我很奇怪的感觉,讲话永远都是带着甜的发腻的笑,而且每次碰到我都说,哎呀,你的课孩子们很喜欢啊,很多人都在weekender要选你的课呢!我今年教的不如去年好,选我课的学生很少啊……云云。今年已经是她第三年在这个组织教课了。
回到开头的那个问题,要是我是组织的管理者,我应该是不希望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的,因为我在乎的是整体的质量。有20%的人被left out,而且很明显是故意的。
同时我也在想,这个组织中的竞争机制,是否有些过了?因为孩子们下课之后就会比较,我今天就亲耳听到我的一个学生和参加了活动的学生无可奈何的说:well,
we had to …
或者,是我给自己压力太大了?
再接着来说说中国教育
看到一篇文章,叫做《教你如何毁掉一个孩子》。看过那7条毁人金律,我笑了,想想我的小学,号称还是南京市最好的学校之一,不就是那样嘛。紧接着就是非常感谢我亲爱的中学,不是感谢国家的感谢,是真心的感谢。
我对自己进入教育行业的选择挺满意,因为终于有机会做出一些真正的改变了。但其实挑战很大。我接受的教育是个混杂体,传统的东方小学教育,自由开放让人受益终身的西化的中学教育,让我没有留下太多印象的东方本科教育,自由开放充满启迪的西方研究生教育。对于什么是最好的,没有一个现成的答案,我需要不断地反观自身,stay critical, stay liberal。
什么是理想中的教育?东方教育和西方教育孰优孰劣?中国教育真的很垃圾?美国教育真的很先进?对于这些问题,下结论可以很简单,也可以很困难。反正我是摸索至今,都没有得出什么让自己满意的答案。
继续探索吧,这个周末好好看书看电影找朋友聊天。教课20天,对于新鲜知识,已经如饥似渴。
赶紧把自己的脑电波调整到兴奋状态~~~
最后来说说老师的状态
老师一直处在“给予知识”的状态,尤其是小学老师。再加上压力,就算是一开始很有灵气很聪明的人,过一段时间也许都会感到有些胸闷。我相信人总是希望能变得更聪明、受到新鲜启发,这是人类天性中很美好的一个特性,要充分尊重它。
让不同学科之间的老师互相交流是个好办法,给老师充分的自由时间和空间自己学习生活,也是个好办法。减轻压力很关键——我才上了20天课,教的是夏令营的孩子,都已经开始梦到上课场景了,更何况那些常年在教学前线的老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