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逛书店的观察

(2010-03-27 20:14:00)
标签:

儿童读书

如何买书

教育

分类: 读万卷书

上周六,我去逛南京凤凰书城。这次的目的和以往不同:我是以一个‘准作者’的身份,去观察大人和孩子们怎么买书。第一印象就是,其实周末去书店的人还是比较多的,1小时之内有40个人次来“儿童天地”逛书,20人次左右最后付钱买了书。这与出版社编辑告诉我“现在家长很少带孩子逛书店”的情况不同。其次,基本上都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带着孩子去买书,没有看到独自逛书店的孩子。我偷偷的观察了一阵子,觉得基本上有三种买书方式——既然周六上午的40个人可以算作总体情况的一个剖面观测,现就和大家分享如下:

 

+我式:大人和孩子一到儿童角就开始兵分两路,大人跑去励志、文学类,孩子到处逛,最后在漫画/小说停住脚步。大人挑出了“培养孩子爱心的100个小故事”“比尔盖茨是怎样培养出来的”之类的书,孩子挑出了《我的第一本历史冒险漫画》等书,最后和在一起大人付钱。付钱之前,大人一般都要说一句:“你怎么就知道看这些漫画啊!”——虽然显得很不赞同,但也不会阻止孩子买。

合作式:大人和孩子一起挑书。大人说:“你应该多看看百科知识类的书!”孩子说:“可是我喜欢看历史类的书嘛!”大家求同存异,边走边看,一起走到一套法国人的书面前,那套里面既有历史,也有百科,大人小孩欢天喜地、各取所需。

大人独买式:40个人里面,是3个妈妈模样的人在独自买书。我瞄了一眼他们手中的书,大多数是思维训练方面的,好像还有作文选。

 

我觉得谈到买书,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孩子究竟回家会不会读它、花多大的心思读,毕竟,营养总是要吸收了才是自己的。记得我小时候,家里的生活条件不如现在,买个吉百利巧克力都要考虑再三的;但我父母在买书方面却从不吝啬,不过也不骄纵,我想要买什么书,需要解释原因,征得同意。我和父母一起买的书多是名人传记类,神话童话类,当然还有各种参考辅导书。我上了中学之后就喜欢看《丁丁历险记》《哈尔罗杰历险记》,武侠小说之类,间或还有一两本言情。那些书我基本上去书铺租来看。就我个人的体验来看,和父母一起买的那些书,因为是我自己申请得到大人通过然后他们付钱的,所以我会觉得得来不易,回家后当然会好好儿看;自己租来的书嘛,更是因为租一天就是一天的钱,或者要急着和同学交换心得,就会很快且津津有味的读完。

 

现在的家庭都不会吝啬孩子的买书钱,但我想,如果给孩子买的书太多了,孩子会不会觉得得来太容易?或者因为不是他们自己选择的书,买回家也不会读,久而久之养成了“书买回来也可以就放在那里”的想法?这就好像我们春节期间,吃的大鱼大肉多得去了,年后一看到荤菜,再丰盛你也会觉得撑得慌,没有任何胃口。再好的东西,如果多了、滥了,也是废物。按照经济学的观念,我们需要的不是书的数量,而是提高每本书的“边际效益”。

 

按照这样的逻辑,我觉得上述的第二种买书方式,是我比较赞同的。要想让孩子愿意读书,首先买书时就要买他们喜欢的书。他们就会主动去读。第二,一次要买一本书,等孩子读完一本书再买另一本书。第三,孩子想要书的时候,最好不要马上该孩子买,要等一个星期或更长的时间再买。这样,学生得到的书会分外的珍惜,会像一个乞丐扑到面包上一样去读。学生自然就会愿意读书,喜欢读书了。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b0%ae%b6%c1%ca%e9&in=24752&cl=2&cm=1&sc=0&lm=-1&pn=9&rn=1&di=10164141858&ln=2000&fr=&ic=0&s=0&se=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