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6/mw690/6646e771td3b1f307fedf&690
(图为明贤法师)
小时候,外婆家旁边有个戏台子,每天晚上,她便好带我去看戏。
戏台上好不热闹,但让我最感兴趣的便是小丑了。
每次小丑一出场,总要蹲下身子走路,鼻子中央还有一块白白的粉,表情夸张——我们这些小毛孩们就无比兴奋起来,其他的咿咿呀呀是听不懂的,只有小丑最能把我们逗乐。
最近艺术界花样百出,有一个人总是能让我重温小时候看戏的感觉,她就是目前超级红火的龚琳娜。
我没有任何贬低的意味,只说自己听她的感觉和童年看小丑如出一辙。我记得有一次,人们都纷纷说《忐忑》,我便试着去听了——还没听几分钟,实在觉得刺激耳膜,便关闭了声音,直接看她在台上,飞舞着眉毛,抖动着表情,不觉又咯咯笑了。
最近,一首《法海你不懂爱》红透半边天,我还没有来得及欣赏——因为对于龚琳娜的艺术,我委实难以恭维。某天,看到一个QQ网友签名写道:“今天,我听了传说中的《法海你不懂爱》,差点没吐~~”
今天打开凤凰网,看到一篇文章:明贤法师的《一位僧人眼中的《法海你不懂爱》》。
“韩国一首《江南Style》的歌曲出名了,它让人放下心理隔阂由复杂而向简单中寻找快乐;龚琳娜的《法海你不懂爱》似乎也出名了,但她却是以调侃汉传佛教禅宗祖师级的宗教领袖--法海禅师作为噱头。而动辄以宗教领袖为戏谑对象来取宠大众的事,恐怕也只有在中国才能时时发生。”
如此深度的起头,让人不得不跟随他的文笔继续读下去,才发现,原来含冤的一直是真实的法海;而佛教中的“忍辱、包容”,似乎也在另一层面助长了这种戏谑的风气。
“虽然我们处于娱乐至上的时代,可是有些必须尊重的道德及宗教伦理是不可以打破的。即便是比我们更早进入娱乐时代的欧美国家,在这方面也是极其慎重的。曾国藩有言:“乐不可极,以礼节之,以制吾性,以防吾淫”。克己复礼是中华民族一贯的美德。”
明贤法师震怒了,他理智而旗帜鲜明地揭竿而起,很快,各界有识之士也跟帖响应——
“宗教信仰遍及世界各个地域及族群,尊重自己不了解的宗教是一种常识,更是一种修养。打破这个底线必会招致无穷无尽的烦恼,好比不能以舌尖舔刀头之蜜。”
“真诚地希望歌曲作者和演唱者能够勇敢地站出来,向佛教界道歉,并撤销所有调侃佛教领袖法海禅师的相关资料。”
或许,龚琳娜,你可以不懂法海,但或许你可以上网搜索下这些宗教祖师真实的传记,或者你也可以去图书馆,好好翻翻历史。跳梁的小丑一出场纵然抢眼,也能引起一片喝彩——但那片掌声,还请不要认得太真为好。
附:
法海,俗家时,他是大唐著名的宰相、大文豪裴休的独子,因为夙具善根,考取翰林学士学位以后,向父母恳请出家求道,获双亲慈允才剃度出家。他拜当时湖南沩仰宗的开山祖师——沩山灵佑禅师为剃度师,成为一名清净行持的禅宗僧人。
出家时,沩山灵佑禅师赐予他“法海”的法名。他刻苦修行,不辜负师长父母的期许,很快彻证禅法心髓,受师命往江苏方向弘法,后因缘和合到达镇江金山,因获地方信众的大力维护,始建金山江天禅寺,并迅速圆满功德。法海禅师,实为今天江苏镇江金山江天禅寺的开山祖师。从他开始,江南禅风一时闻名朝野,不仅影响当时,其鼎盛的禅风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
2013.01.2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