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柴静:看见自己,或更重要


标签:
春江花月夜可爱的孩子湛然柴静自我本性 |
分类: 赏阅,无间 |
http://s3/mw690/6646e771td320439a3572&690
我很少关注聚光灯下的名人,但柴静是个例外。
听她的演讲,我感受到了一颗细腻、敏感、坚韧但却空前渴求的心。
她总是习惯不经意地斜着眼睛微笑,她似乎在躲闪,又似乎欲言又止。
我仿佛看见,柴静清澈的眸子里,有一股孩童般对于这个世界完美的愿景。她通过她的视角,试图解读这个世界;她或者正试图去理解,为什么这个世界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痛苦?
我看见这样一个柔弱的女人,看似坚强的背后,却是对自身评价的异常关注。很多时候,或许外在的评价她可以一笑了之,但我分明看见,她的内心有一只手,正伸出指头,不停地对自我进行评点甚至批判。
一路走来,她的内心世界或者发生过翻天覆地的改变,她不断去否定自己,再去寻找其他她认为正确的方向去走,然而,她的声音又告诉自己,这样似乎也是不对的。就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在看似成长的背后,却是那份对“自我”不停的压抑和评判。
于是,我们看见的,是那样一个柴静:那么瘦小,甚至有些虚弱。
她的目光始终向外,始终关注着一个个看似弱小的力量,却始终没有看见自己;她倾听着他人的喜怒哀乐,同时不自知地将自己带入了他人的情绪,试图解读,试图寻找答案。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我们必须承认,有些体验,是大脑无法揣度的;而当大脑试图去解释那些它无法分辨的体验时,就会显得力不从心。
柴静,她没有结婚生子,她没有触碰到真实的婚姻以及家庭的困扰。这些对现在的她而言都是空白,而有些真实,必须要经历体验,才豁然开朗。
人往往是矛盾的,越是试图掩藏的,或者就是最深层的渴望。那种感觉,就像是一个天天找人布道的人,或许他最缺失的恰恰是“道”;一个天天活跃在台上逗人大笑的笑星,或许他最渴望的恰恰是一份无忧无虑;就好像柴静,在她有意无意说着别人故事的同时,或者她最需要的恰恰是自己未完待续的故事。
我们每个人都不是上帝,我们也根本无法成为拯救世界的蜘蛛侠,那只是一种一厢情愿的幻想。尽一份力足矣。这个世界中的你我,就像是一盏盏瓦数不一的灯,总会照射出黑暗或者阴影,如果我们太过关注黑,我们将错过白。我们唯一能做的,是给予自己宽容,是给予自己爱护,是给予自己光亮,不论借助友情或者亲情或者爱情。
或许,我们一直在试图做一个努力,就是拯救他人,然而当我们自己尚在游移的阶段,这样的拯救会显得如此乏力。这种努力越大,反而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更多的困扰;倘若我们开始只是拯救自己,我们去看见自己潜藏已久的渴望,最终认识到自我真实的存在——这份真实,如如不动,湛然圆满。这份真实,无关情绪;情绪的“真实”也只是情绪的自己,而非真正的自己。
柴静说:“焦虑使人保持更新。“——所以柴静,或许还没有看见那个真实的自己。
我们的本性如手术台上的无影灯,那里藏着巨大的能量和光芒,一切问题在这盏无影灯的照射下将一览无余。只是我们平日里,由于找不到合适的途径,和本我渐渐失去了联络。我们瞥见了一盏路灯,看见了灯下的黑影,便把这盏路灯误认成了“自己”。
或者,我们大概一开始就走错了路。又或者,我们需要关注和救赎的,恰恰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
所以,白岩松的祝福,更让我感觉是一种发自心灵深处的关爱,那就是“我希望柴静能过上这样的生活—喂马、劈柴、看风景,你关心生活,然后嫁你爱的人,当然也是爱你的人,然后生下一片我们都觉得特可爱的孩子。”
祝福柴静,祝福你我。
http://s14/mw690/6646e771td32050b6697d&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