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清区孝里镇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镇。镇域境内古迹荟萃:齐长城、孝堂山、大峰山、黄崖寨早已名闻遐迩。行走间,就是眼前一座不起眼的小山,半间茅草房,甚至小小一段残碑断碣都会有一段不平常的经历,这也是历朝历代社会贤达不畏山高水长定要亲自到孝里实地考察的原因。也由此铸就了孝里自古人杰地灵,区区弹丸之地,却能名满天下的文化名片。
孝里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乡村命名在外人看来好像欠缺了一点儿文化内涵,就像中国小写的数字一二三四那样直白,除孝里、东障、广里这几个大村庄的名字有史可查之外,其他能够让人生出丝丝遐想的也就岚峪和黄花园了。事实果真如此吗,我看也不尽然。
要想了解孝里村庄命名的规律,首先要对孝里的地理位置和行政沿革有一个基本认识。
孝里镇,位于济南市长清区西南方黄河东岸,山地平原适宜。全镇下辖七个管区:下巴、胡林、孝里、东障、宋庄、广里、马岭。五十七个自然村分布在这山河之间的田野间构成了一幅和谐优美的山河图。其中宋庄管区十一个村庄位于黄河滩途以”道口“命名的较多,诸如:庞道口、袁道口、孟道口、许道口......这与村庄临近河边码头是有直接原因的。道口通码头,道口也就成了渡口的代称。由诸多村庄以道口冠名足以相见孝里段黄河一带当初渡口稠密,水运发达的繁忙景象。
位于东部山区的村子却已“峪”字命名来彰显地域特色。孝里境内多山,在起伏的群山之中有许多山间小平原。这里土地肥沃,空气湿润,景色优美,多已开发为旅游区。像岚峪、方峪、陈峪都是理想的旅游观光景区。
介绍完了滩区与山区比较有特色的村庄,占全镇百分之五十,俗之又俗,以姓氏命名的村庄是不是就没啦头了呢?当然不是。别看这些散居在平原上的村子以姓氏命名,其间的掌故和轶闻还是十分耐人寻味的。
在当前孝里镇所辖五十七个自然行政村中就有二十八个是以姓氏命名的(孝里管区的的老王坡和新王坡原本是一个村)。以姓氏命名村庄在我国是再平常不过的了,它充分显示出旧时某一家族在本地,家族实力的壮大和人丁的兴旺。像这样的村庄大多也是以村名冠以姓氏的住户为多,姓氏少的往往被称作“寒门独户”,在村子的集会场所一般没有发言权。
在孝里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某一村虽以某姓命名,可是整个村子却没有这个姓氏,这又是什么原因呢?最著名的例子是:胡林管区的常庄村没有姓常的。宋庄管区的米庄没姓米的。姚河门没姓姚的。广里管区的潘庄没姓潘的。潘庄是一个两千多人的大村,虽然村中没有姓潘的却有曼、巨、尼几个稀有姓氏,还有蒋和姜两个不同姓氏,在孝里镇是一个著名的杂姓居住村落。马岭管区的方峪村是个远近闻名的石头古村,村中居民百分之八十以上都姓方,所以以方氏冠村名。而村中清朝康熙年间《重修观音五圣堂碑记》上记载方峪村原名王峪。后因王氏乏嗣,家族败落,在清朝中叶兴旺发达的方氏族众一举把王峪改为方峪。这个过程是有历史文字记载的,其他村庄虽以某姓命名,就是类似于方峪,没有这个姓了,可是村中都是杂姓,形不成统一的思想,所以没有改名。再就是东障管区的四街村也很有特点。四街村因有四条街道组成故名。可是旧时却是不折不扣的四个小自然村,即:大伊庄、小伊庄、双庙、李庄。由庄名不难看出伊氏曾是四街村的望族,如不然绝不会有两个村以伊氏冠名。现如今四街村没有一家姓伊的,可是这两个村名却被保留下来。

除却有史可依的记述,有的村庄还以民间传说的形式来解释这种因家族败落直至绝后,却把村名保留下来的原因,虽属齐东野语,谈起来倒也有趣儿。
话说黄河岸边的米庄曾是米姓家族花重金请堪舆先生选中的风水宝地。米氏迁来后也确实人丁兴旺,富甲一方,大约传至三世以后,米氏家族出现一代不如一代的迹象,甚至出现青壮少年无病早亡现象。一时之间人心惶惶,族长便纠集族人研究对策。毕竟是人多智广,有人提出米氏先祖是请高人指点来到本地的,历年来家和业兴,如今出现噩兆是不是安神不对?我们何不请一高明之士指点迷津。此事一提,众人如梦初醒,一致同意聚重金请高人破解谜团。
能称得起高人的自是有一套法门。他首先在庄中心搭起祭坛,白天施符毙咒,夜间微服私访,逐渐掌握了庄子周围的情况。七天以后法式圆满,传米庄族长祭坛前叩头传达仙界法旨:米家庄本风水圣地,自古赖诸方神灵庇荫足可千百世家业兴旺。殊不防族中有不肖子孙冒犯星相,使本村庇护星宿星光转暗,他村星光转胜,致使本村阳气回落,阴气上升。族长诚求破解法门,高人逐一祥加点拨:米庄村西邻郝庄(燕庄)东邻纪庄(太平庄),这就是大大的犯冲。你想郝喝同音,纪鸡同音,他们把你夹在死胡同里,一家要喝米,一家鸡叨米。我夜观天象,纪庄的家庙门不朝南而是正对着米家祠堂,这是诚心要叨你的米呀,想想你能好得了吗?唯一之计就是贿赂两村望族更改庄名,本村祠堂迁址,米氏家族定当兴旺发达的。米氏族众对高人点拨深信不疑,合族集资恳请郝庄大姓燕氏与郝氏鼎衡抗礼,把村名改为燕家庄,纪庄改村名为太平庄。米氏祠堂迁址重建。一路下来,米家庄劳民伤财,日子一路下滑,最终子孙匮乏,至今米庄没有一家姓米的,有趣的是这个庄名也被保留下来。
米家庄的沿革故事只是一个民间传说,据老人讲,燕庄以前确实有姓郝的存在过。在太平庄的附近也曾发现过纪氏人的墓碑。历史、传说两相参照,孰真孰假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地方民俗文化的发掘与整理。
孝里的文化是多元的,有趣的,稍加留意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