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经验萃取工作坊

标签:
林士然引导技术工作坊设计引导的规律 |
分类: 引导技术 |
一、经验萃取工作坊常见分类
依据不同的划分维度,组织经验萃取分为不同的类别。
(1)依据偏向个人还是偏向团队,分为团队/项目经验萃取和优秀个人最佳实践萃取。
(2)依据偏向产出成果还是偏向过程学习,分为文本制定性质的萃取和经验交流性质的萃取。
(3)依据偏向过往总结还是偏向现实应用,分为复盘性质的经验萃取和经验借鉴性质的经验萃取。前者更多是为形成项目复盘的经验材料,或许近期找不到具体的应用场景,但对于该团队和类似项目具有明显的借鉴价值;后者是为了明确的人员改善现在的问题、借鉴优秀经验和提升绩效。
无论是哪种分类,经验萃取工作坊都符合引导的条件,每次萃取活动都需要具有重要紧急且悬而未决的主题和明确的目标结果,都需要集合群体的智慧,让产出成果为更多人所接受。
二、经验萃取工作坊典型流程
偏向现实应用类经验萃取工作坊是引导者最常遇到的工作坊,我们可以“五步为营”,聚焦场景和差距——收集经验性做法——提炼形成套路——验证性应用——编制格式化文本,每一步都为下一步做准备,稳扎稳打,最终可到终点。
第一步 聚焦场景和差距
选择具体的业务场景和应用场景,找到某类人群的关键问题、典型挑战和困境,进而明确本次工作坊的主题和目标产出
适合工具:亲和图2.0和典型收敛工具如XY矩阵
第二步 收集经验性做法
依据选定的场景主题,回顾过往、收集优秀员工的典型做法,汇总不同的做法,寻找关联关系,形成专家点子脑图
典型工具:高峰访谈、STAR模型、世界咖啡、思维导图、漫游挂图
第三步 提炼形成套路
专家观点之间相互碰撞交流,寻找关联、差异和关系,找到变动因素和针对性做法,最终形成解决某一问题的典型套路,包含流程、识别、关键动作、注意事项、甚至典型话术等,依据产出的颗粒度要求而定
典型工具:流程图、场景故事、漫游挂图
第四步 验证性应用
重新提取若干典型场景和问题,尝试用构建的套路进行解决,反复调整,直至问题分析和解决的套路适用性和实战性达到使用者的需要
典型工具:情境创设、角色扮演、剧场彩排
第五步 编制格式化文本
依据产出需要,针对各个场景和问题的讨论进行重新编制,形成格式化文本。
三、五步为营操作提醒
1.前期准备:明确主题、目的、目标产出及格式;划分应用人群、明确应用场景;收集目标受众的典型问题和期望,分析成因;选派适当的利益相关方代表参与工作坊;把控人数;规划时间分布。
2.过程引导:构建参与规则;整体把控节奏进度;引发深入思考;必要时刻提供案例参考;注意停下来反思和学习。
3.引导过后:依据需要进行格式加工和完善调整;依据学员场景需要进行设计;试点应用。
——引导的规律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