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真正的引导式培训师
标签:
林士然引导技术引导式培训 |
分类: 引导技术 |

随着引导技术的兴起,“引导式培训”成为流行名词,很多培训师认为多加入互动就等同于引导式培训,或者加入引导工具就是在做引导,甚至有的直接更换标签;但如果其角色和引导技能并未发生实质转变,就会引发人们对引导技术价值的怀疑,甚至认为引导式培训师不过如此。
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引导式培训师,可不是简单更换一下头衔那么容易。
一、一场引导式培训涉及角色
(一)服务对象
1.发起人:课程真正的邀请者,课程内容的发起人,课程内容的重要贡献者;发起人拥有判定课程实施是否成功的权力。
2.组织者:依据发起人的要求,邀请到课程实施者;在交付前中后扮演沟通和协调的角色;组织者依据发起人或参与人的满意度来判定课程实施是否成功。
3.参与者:课程重要服务对象,参与者的贡献是课程的重要内容,参与者是否满意直接决定课程交付是否优秀。
(二)自身角色
引导式培训师扮演的角色主要有三个
1.发起人意图的贯彻者和调节者,平衡发起人和参与者的需要;
2.现场学习的建构师,发现学习机会并带领大家开展建构学习;
3.现场过程引导师,激发参与度和创造力,带领大家拿到目标产出。
(一)交付方式
引导式培训的交付方式应为工作坊的形式,工作坊英文workshop,又名研讨会或研习营,是指一群自主性参加的成员,通过共同运作的体验产生学习和创造的过程。它区别于一般的上传下达的会议/培训,除了需要参与者的积极参与和贡献之外,还需要围绕某一真实主题实现某一产出,并且追求参与者对产出的共识感、拥有感和责任感。
(二)交付特征
工作坊分为两类,一类是纯引导的工作坊,带领者facilitator只负责过程,完全不进行内容传递,此类工作坊的带领者我们称之为狭义的引导者(职业引导师是内容的完全中立者);一类是“引导+培训”型工作坊,带领者既要带领大家分析和解决真实问题,也要传递内容或教授技能的工作坊,此类工作坊的带领者我们称之为引导式培训师facilitative trainer,也可以称为引导者facilitator (广义的概念)。引导式培训应该主要指面向“引导+培训”型的工作坊。
(三)区别标志
1.有没有围绕重要且悬而未决的真实议题现场开展研讨是区分一般培训课程和引导式课程的关键特征。
2.带领学员解决问题和把握学习机会之间取得平衡,是区分传统培训师和纯正引导师的关键标志。
3.遇到困境、冲突和挑战时,采取什么样的应对策略反映出课程带领者扮演的角色。
(四)现场特征
由以上,一堂引导式课程一定会出现以下画面:
1.针对重要真实且悬而未决问题开展对话和交流
2.参与者们积极参与问题研讨,并贡献内容
3.参与者与参与者之间的大量深度对话
4.针对案例体验或问题研讨过程开展自我学习和群体学习
5.课程带领者进行大量的提问、过程引导和少量内容贡献
——引导规律研究院 林士然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