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线内容审查机制相关文章荟萃

标签:
杂谈 |
分类: 版权 |
【译者按】最近在看文献时发现了一个名词——“Meta-Analysis”(译为:元分析或荟萃分析),其原本是一种医学领域的研究方法,即对专门领域内的多项独立定量分析成果进行再分析,进而得出更为普适的结论。这种方式跟我们社科的文献综述很像。许多人面对海量的文献,有时可能不知所措。处理这个问题的基本经验为:一是看作者的身份和资历;二是看发表的刊物、论坛或博客等媒介在业界的地位。当然上述都是最为基础的标准,真正鉴别好文献的内功,还是要靠长年的积累。不错,这里就是所谓的直觉。
译者虽然每天看文献,但自知天资不高,直觉有限,经常会做一些“囫囵吞枣”、“买椟还珠”的蠢事。以下是最近译者看到的一些有意思的关于平台内容审核机制的博客文章。文章的作者都是大学中人,但偶尔通过博客真情流露,也是值得一读的内容。而且译者发现许多大家的论文容易写得散漫,洋洋洒洒五六十页,但真正有用的信息大致也就十页以内。这大概是文科的通病,如果文中每个部分都能紧密相连,草蛇灰线,也就罢了;最怕就是把一东西烧成灰,撒一地,作者自己当然知道原本是什么,但叫读者如何面对一地灰去还原原本的东西?说到这,要是您觉得译者在指谁?是的,去看看Richard·Posner写的部分书,读者就大概会了解译者的意思。当然,大法官不是专业作家,可以理解。这也不能全怪他,当年他笔耕不辍的时候,互联网还没有像现在这么发达,有些写几篇博客可以搞定的事,确实不需要洋洋洒洒的大部头。是故,“由简入繁易,由繁入简难”也哉。向科斯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