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铁骨妹打不倒
铁骨妹打不倒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496
  • 关注人气:99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还魂记:冈千仞的1884

(2012-10-31 20:31:34)
标签:

日本

兰学

冈千仞

米利坚志

王韬

分类: 《深圳商报》专栏:还魂记

    冈千仞是个不合流俗的人,在他的时代,拥有他那种想法的人在日本不得不做一个卢瑟(loser)。他的那种想法,即接近中国的想法。冈千仞主张“联亚拒俄”,在他眼中中国是最亲切的同盟。他是一个汉学家。

    那个时代的日本其实没我们想象的那么强大。1850年,我们的徐继畲写了世界地理著作《瀛寰志略》,传入闭关锁国的日本后被视作禁书,到1861年尊王攘夷的幕府后期,才大肆译行这书。30年后的1890年代,日本的小学生都很知道五大洲的地理布局了,中国如梁启超这样的举人才在会试途中第一次看到这书,感触如天崩地裂般。

    当时的日本学界已为与“汉学”相对的“兰学”把持,日本人对他们曾亦步亦趋的中国充满复杂的怀疑。明治维新不过几年,好战者便试着向台湾和琉球下手,没有遭遇强烈的军事抵抗。日本学者纷纷游学欧美,中国土地乏人问津。而冈千仞堪称古典主义者,他抱持的观点是“陋邦之于汉学,不可一日少之”。痛心于“斯文荡然”,不得志的他于1884年那一年的春天决意踏上中国之旅,向他心灵的故乡做奋发之游。

    在上海他见到了朝思暮想的王韬,这位写了《普法战纪》的一流文士因在日本时纵情声色而在日本知识界声名狼藉,冈千仞为他开脱道,他是因为未有所遇俯仰感慨郁结于中,不得已托之于声色豪华。6月8日,他到达上海的第三天,王韬在宴会上托言头痛隐遁不见,同座的商人岸田吟香告诉他,王韬大概是回家过鸦片烟瘾去了。6月12日王韬在有鸦片烟具的房间里接待他。冈千仞立即提出禁烟问题,王韬笑答道,烟毒和酒色没什么区别。以及,抽烟能够却除他病。

    他屡次想跟王韬谈论中日以及亚洲的政治,王韬皆于谈笑间回避话题。怀着偶像破灭的痛楚和失望他离开了。北上燕京的火车上他以一本《韬园文录》为车上读物,议论的剀切痛快仍令他心折。他决定原谅他的放纵。

    在盛夏的苏州他见识了蘧园、留园和怡园的美丽;到了嘉兴他感喟水路的发达之余,不忘考虑水运通商之便的问题;久久期待的杭州以数千家烟馆的臭气冲鼻迎接他;在慈溪的王氏家族他住足了一月,大家族的富贵安闲透露着腐朽的情趣;在绍兴有人向身着奇服的他投掷瓜皮……最让冈千仞觉得难堪的是一次宴会,杨守敬每说一种日本风俗,在座诸人便大笑不止。冈千仞虽听不懂中文,敏感的他却能猜到他们在说什么。回到住处他便写道:中国每个人都留着长辫子,女人裹着小脚,家里没有厕所,街道逼仄肮脏,他们不应当嘲笑外国的风俗。

    这一年的最后一天他在上海度过。在这里有两个他热爱的朋友,一个是王韬,另一个是张焕纶。后者是他心中中国的希望,也是东亚联合起来抵御外侮的最后寄托。然而这天他是跟王韬一起度过的,他们谈论的是两人共同熟悉的中国诗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