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八十年代搞科研以来就同电脑结了缘,在单位整天摆弄电脑还嫌不过瘾,于是四年前的“五.一”前夕,我购买了一台当时还是高档机的486电脑。一年后开始升级多媒体,再一年后升级奔腾,去年又登上了国际互联网,同Internet结了情缘。
提起入网Internet,这一直是我的梦想,相信也是许多人的梦想。但是,如何认识及如何上网等就不是每个人都清楚的。其实,在上网前我对
Internet也还搞不清楚到底是什么。
那时,我把Internet看的很神秘,觉得高不可测,另外觉得外语也可能要求非常高,操作起来非常不容易。直到后来的一个偶然机会,我的一位朋友说起他在单位入网Internet,于是相约在一个晚上,我去见识见识。当我亲眼目睹了一回之后才发现,“敢情”根本不是我想象的那么回事!
他使用的是一台笔记本电脑上网,软件操作系统环境是中文版的 Windows
95,浏览器是中文版的 IE
3.0,网络服务商是中国经济信息网。我看到国内的网页几乎都是中文天下,国外也有许多中文世界,看起来挺好操作的,不难掌握。因英文网站不容易看明白,于是,我提议到国外的中文网站看看。记得浏览当中,访问了澳大利亚的《澳洲日报》,并且到“星星茶馆”去聊聊天,好象是发了一条议论,内容是“你在他乡还好吗?”。聊天室里有许多天南地北的人们,话题可说是千奇百怪,无所不有。很快,2、3个小时过去了,那是我第一次看到神奇的Internet。
后来,不久之后的第八届长春书市上,新世纪网络公司提供免费上网及优惠服务,再次打动了我的心。我去实地考察了二回,反复询问有关的事项,特别是第二次,我亲自比划了一会儿,实地考察了一番,终于决定上网,当场登记交费。遗憾的是,当天没有技术人员能够给上门安装,因为服务人员都已经派出去了,这可怎么办?于是,我仔细研究了上网条件,发现主要是浏览器和用户名。于是,我向公司人员索要了一个临时网号,回家就开始调试。几经周折,一阵忙乎,终于在当天就自行安装成功,登上Internet浏览风光。
自从上网以来,我越来越感到Internet是个好“东东”,网上有无穷无尽的信息,可以获取资料、结交朋友、学习知识,我的生活和工作越来越离不了它。比如,前些日子CIH病毒风潮滚滚,而我却不怎么害怕,因为我早已从网上下载了升级查杀CIH病毒的软件,单位和家里的机器都检查无问题。如果,你遇到技术难题,也可以到网络上找高手指点迷津,我就有过这方面的经历,受益匪浅。说的夸张点,有的问题如果没人指点,可能一年还未必能解决。同样,网上也有人向我请教,我的经验也使他们获益。这也可以说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点社会效益及具体体现吧。
如今,我在网上也安了个家,我的主页叫电脑之家,网址是http://hej.gz168.com,全世界的朋友都可以访问我的主页。我又多了个“活儿”和责任,每天经营家园建设,更新主页,给朋友回信...,这是我网络生活的一部分。也欢迎读者朋友们到我家来作客,光临指导!
本文曾刊载《国际电子报》.1998.12.7,37版(第2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