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爱在记忆消失前
(2018-07-03 14:54:26)
标签:
情感人类文化 |
分类: 小仙影评 |
1.
人口老化是全球许多国家需要面临的趋势与问题,未来的我们将会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而老人们的晚年生活,大部分将是老人们相互搀扶,度过余生。也许,此时我们还足够年青,足够健壮,考虑房子、事业和财力而东奔西突的辛劳着,却忽略了自己的另一半,忽略了如何更好的与之快乐相处,忽略了认真与之探讨养老问题。
可以说,个体的生命真正成熟,有时候是从认真思考人会老会死开始。
如果从未思考过这些问题,请选择一个安静的午后,和他(她)共同观看电影——《爱在记忆消失前》。
然而,开着车的丈夫患有严重的老年痴呆症,妻子已是癌症晚期。
就在儿女准备把父亲送到养老院,母亲送到医院时,艾拉做出一个决定:带着神智不清的丈夫一起“私奔”,去他们曾经共同去过的地方,去丈夫一直想去,却没去成的地方。车子从马塞诸塞州出发慢慢地驶往海明威的故居。
蓝得像海一样的天空,堆积的云朵像又软又厚的棉絮,让人好想躺在上面睡一会儿。约翰一边开着车,一边背诵着海明威的诗句。
约翰曾是一位文学教师,
艾拉精心策划这次游行,每天晚上她都会打开投影,播放一张张老照片,和约翰共同回忆往事,从相遇到结婚,从孩子出生到孩子成长。约翰在她的不断提醒下,记起那些过往的岁月和人事。在约翰清晰的时候,他紧紧握着艾拉的手说:“等我的病情严重了,你把枪放在我的手中,你按住枪蹚……
看上去冷静、能干的艾拉,回到车房里,卸下假发,那张布满皱纹的脸写满了疲倦,她吃下一把药,坐下来,一脸的哀伤,她试图用笔写着什么。回头,看着已经熟睡的约翰,那张苍老却天真的脸让她更加忧郁,她的生命快要走到尽头,这个心爱的老人要怎么办?他什么人也不认,什么路人也不识,除了背诵海明威的文章,现在的他几乎什么也不懂。如果丢下他,儿女一定会把他送进养老院,等待他的将是责骂、冷漠和死亡。
她不愿意心爱的帅气的博学的老公以这样的方式离开人间,她决定完成老公一切心愿后,带着他一起离开人世。
只是,这个“大胆”的计划,要怎么完成呢?
那天参观海明威故居,艾拉病情发作,昏迷后被送往医院,医生说,艾拉还能活着,简直不可思议。无法再等了,艾拉在约翰的搀扶下,像个逃课的孩子,偷偷溜出医院,他们在自己房车里,喝下安定药,写好遗书,发动汽车,使车内产生高浓度的一氧化碳……
他们就此安静离逝。
2.
从二十多岁结婚开始,经历几十年岁月相伴相守,每一对夫妻要经历很多的考验和磨难,如果内心不那么敏感的人,或许按照通常的老式婚姻走过漫长的岁月。可是,更多的人,尤其是越来越多关注自己内心的人,所需要的情感更饱满和丰富,那么既要性格相合,又要情趣相近,还要相知相爱,本身就是一道难题。
在孩子眼里,恩爱几十年的父亲约翰和母亲艾拉,其实并不是完美的一对。约翰喜欢文学,更喜欢聊文学,而艾拉对此一点兴趣也没有,这一度成为艾拉的心病。可是,等走到生命的尽头,艾拉也才知道,那些原来一点不重要,乐观、理解和包容,才是婚姻中不可缺失的重要部分。就像张兆和在整理沈从文留下的文字后才幡然醒悟:“从文同我相处,这一生,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后来逐渐有了些理解,但是,真正懂得他的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压,是在整理编选他遗稿的现在。过去不知道的,现在知道了;过去不明白的,现在明白了……越是从烂纸堆里翻到他越多的遗作,哪怕是零散的,有头无尾的,有尾无头的,就越觉斯人可贵。太晚了!……悔之晚矣。”
为什么总是要等到最后一刻,才真正去了解和懂得身边的人呢?
往往最容易让人吹毛求疵的是身边最亲的人,甚至恶语相向。其实在这个世间,每个人活得都不容易,每个人都有一些缺点,面对生活,我们需要彼此打气,彼此欣赏,彼此安慰,以至于让我们的一生过得不那么狼狈和忧伤。
约翰老了什么也记不住了,还时时在身上尿尿,可是,当他走失的时候,焦急万分的艾拉怎么形容他的吗:“请问,您看到一个老头吗,他长得非常帅,一头美丽的白毛,还有整齐的胡须……”
而约翰呢,在他清醒的时候,他拉着艾拉的手温柔的说:“我的公主,我怎么娶到你这么美丽的女人啊。”
即使彼此已经白发苍苍,满脸皱纹,可依然觉得对方是最帅的,最迷人的,最优秀的。这种对彼此的欣赏,真的无法不让人感动。
其实,最好的伴儿,久了也会厌倦。
失忆的约翰有一次,误将艾拉当成女邻居,这让艾拉得知他曾经出轨过女邻居,一气之下她将约翰一个人丢到养老院,等她回到房车里,想着他们一生的相守相伴,想着约翰那无辜的眼神,想着他们共同经历过的日子,气渐渐的消了。天一亮,她跑到养老院,扶起坐了一夜的约翰,回到房车。比起他们共同度过的一生,曾经的过错,在生命的尽头,已经没有那么重要。
匆匆一生,对婚姻、对人生的理解永远都有空白之处,然而尽自己所能与身边人快乐相处,即使面对死亡,也能够微笑的,撒手人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