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冈仁波齐】所有的故事,都是在讲同一个故事

(2017-07-05 16:31:27)
分类: 小仙影评

中国最古老最原始的文化已渐渐被遗忘,那些文化曾经给人类精神世界构筑最初的蓝图,让人类慢慢地感受其中的美好和温度。可惜,经过漫长岁月,在巨大金钱和精力营造出的新文化面前,那些古老文化,黯然失色。然而总有一些人,他们秉承着一代又一代祖辈传承下来的生活习惯,以及信仰,将之渗透到骨子里,成为他们作为审验救赎自己和他人的佐证。

影片《冈仁波齐》中就有这样一群人。

十一个朝拜者带上行李,举起旗幡,走向一条救赎的长征路:老人为了遂愿,汉子为了赎罪,妇人为了祈福,孩子为了梦想……他们一面怀揣着自己的理想,一面拥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为人类罪恶救赎。他们以最朴实最原始的方式将古老的信仰上升到更宏观、更深刻的高度,只是他们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种高度,他们只是想通过朝拜的方式,救赎自己,帮助他人。

片中的人物都由非专业演员出身的当地人本色出任,影片没有脚本,整部电影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上全程真实记录,导演张扬和拍摄的团队跟随这支“朝圣的队伍”,长达一年多时间。有人说这部片子既不像记录片,也不像电影,说是记录片,却有“做”的部分,说是剧情片,又没有过多的情节渲染和跌宕,又由于风景唯美宛如艺术品,故而,有人称这部电影属于文艺青年。

尽管褒贬不一。但想着利用整整一年多的时间,忍受高原反应,应对一切的恶劣天气等等困境坚守在工作岗位,这中间所经历的苦是观众所看不到的,自然无法像他们一样,感同身受朝拜者的一路之行中的种种不易。片中9岁的女孩带病叩拜、年青妇人半路临产,残疾的少年克服身体障碍,没有人将这些当成一回事,甚至连突遇冰雪来袭、遭遇山体崩落的泥石流,被汽车碰撞,很多的情节完全可以做到有惊有险,让观众完全体会到朝拜者心理。可是,电影皆是一带而过,甚至连紧张的音乐烘托都没,以至于让人感觉不到他们刚刚与死亡擦肩而过。

导演为什么一次次选择“化险为夷”?

是自信?还是想不动声色的体现一种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更可能,他只是将自己所看到一面,毫不夸张的呈现出来,似乎他只是个记录员,只记录不评价。

那么,我们所看到的到底是朝拜者的愚昧,还是导演的“技艺”不精?

之前,刚刚红遍亚洲、欧洲的印度片《摔跤吧,爸爸》,在豆瓣获得9.2高分。在观看中,让人聚精会神百感交集。同样也是真实的故事,为什么差距这么大?可以说《摔跤吧,爸爸》剧情远没有《冈仁波齐》来得令人震憾。

关键是,阿米尔汗导演将电影剧情和细节处理得几近完美。

他知道怎样让故事变得生动,他让观众像荡秋千一样,时而奔向高山,时而滑落低谷,观众心脏啊,紧紧被他攥在手中。他又像一位超级大厨,深谙观众的口味,选择最适合的“佐料”,将一道道菜做得既精致又美味,酸甜苦辣,面面俱到,让观众称赞不已,回味无穷。

可是,张扬没有。他将《冈仁波齐》定义为真实电影。真实的东西往往没有经过后天加工,就像一盘清水煮出的菜肴,清淡而寡味,吃习惯精心加工,且有多种佐料调制出的山珍海味,这种清淡的口味简直无法让观众下咽。电影里没有一丝讨好观众的地方,如果非要找,那大概就是影片中的背景——西藏的天然景致。即使如此,我也觉得这些风景也是本色出演,色彩甚至还不如摄影作品来得有诱惑力。

这样安静的电影,注定不会大红大紫,但是《冈仁波齐》依然获得六千万的票房,这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

毕竟电影留白太多,很多的细节,非得靠观众自己去体会:如飞驰而过的汽车与一步一叩首的朝拜者;如沿途热情好客的当地人,与将他们拖拉机撞倒急于离开的都市人……还有影片结尾处,这群朝拜者终于抵达神山冈仁波齐,而唯一的老人在到达山下的夜晚,安然溘逝。他的离世,并不曾让晚辈们忧伤,他们觉得老人在神山下离开,是归为天堂。他们将他的尸体送到冈仁波齐的山顶上“天葬”,用人类的肉体去喂养山上的秃鹫,为人类杀戮过的动物而赎罪……

面对所有发生的一切,朝拜者们有过极少的怨言,大多时候他们是接受,面对,理解,放下。而这些,全靠观众从他们几步一叩首的漫长过程点,一点一点感受到的。

不可否认的是,导演的思路和出发点都非常好,只是他还没有考虑到观众的心理,既想像记录片一样,用真实打动人,又想像文艺片一样,摄人心魂,最后两者都达不到火候。

不管怎样,还是庆幸总有一些人能够发现并且探究这些古老文化的韵味和奥义,并以己之力将其记录下来。做为观众,不要带着现代文明的视角去解读这部电影,更不要觉得他们愚昧无知落后,倘若如此,那么你不仅曲解这部电影,更没领略这部电影价值所在。

因为,有些电影本身具有一种使命。

即便不敢说朝拜的方式到底值不值吹捧,但是他们在一路朝拜中的意志、执着和自觉,值得尊重,是人类无论发展到什么时候,都不能缺少的一种精神,这才是影片的灵魂。

其实,所有的故事,都是在讲同一个故事。它们变换自己的样貌,戴着不同的帽子向我们走来,一个个终结,又是另一个个开始。无论命运怎样的变化多端,只有心中的那片净土,才是所有人最终的归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