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片:《海豚湾》倾听大海那边的哀鸣
(2015-06-21 15:47:17)
标签:
人类朋友 |
分类: 小仙侃之 |
好多年前,我们全家跑到近二百公里以外的城市,去参观刚刚建好的海洋馆。居住在沿江城市的我,从小就对海有着憧憬,加上文学作品对大海不吝笔墨的赞叹,心向往之。大海是那样的丰富多彩,显得长江又是如此的单调而贫瘠。
更令人向往的是能够在海洋馆里近距离的接触海豚,听一听传说中的海豚音,看一看海豚的表演,摸一摸海豚光滑的肌肤,便小有兴奋。遗憾的是,那是第一天开馆,又逢上国庆节,排上几个小时的队伍进场后,海豚表演早已经结束。
后来,在一次无意中观看记录片《海豚湾》,我像从一场恶梦中惊醒的人,被记录片里残忍的场面吓呆了。这部记录片是美国海洋摄影师、“海洋保护协会”创办人路易·皮斯豪斯(Louie Psihoyos)连续三年往返美国与日本太地町完成的,摄影机镜头记录下的血色“海豚湾”原来有着惊天秘密。
夕阳下的海洋,并不美丽,四处流淌都是海豚的鲜血,一只受伤的海豚一跃而起,发出凄凉的呜咽,沉沉落下海中,不一会儿,身体飘浮在海面上,肚皮上面划出一条长长的血口,它掉入“猎人”的埋伏里。一只,十只,百只……美丽的岛屿被鲜红的血水染成暗红色。这是日本的太地町湾,也是海豚的屠场,仅仅这一个海湾每年要捕杀两三万只海豚,被挑出来活着的海豚将被选送到海洋馆。
瑞察·欧贝瑞曾经是一名优秀的海豚驯养师,在海洋馆与海豚们朝夕相处。可是当他眼睁睁看着海豚在海洋馆里全身长满黑色的脓疱,痛苦的死去;看着海豚宁可通过自主呼吸的方式选择自杀,也不愿意表演;看着渔夫们利用海豚善良的本性,将它们集体屠杀……1970年之后,他放弃了驯养师的职业,并成了这个职业的敌对人。
他发誓,要减少捕杀海豚的人,减少海洋馆里的观众。与海豚相交了55年的他要用毕生来拯救它们。
与海豚亲密相处的那些年,他走近海豚的内心世界,他不再是驯养师,而是它们的朋友。海豚是群体动物,在捕杀的过程中,由于不断有海豚受伤,还有在惊惶中产下的小海豚,逃跑的队伍在“猎人”面前不堪一击。然而,即使在这样关键的时刻,它们也不会拉下任何一只小海豚,那怕已经逃离的海豚,也绝不会独自逃生,直到最后所有的海豚被一网打尽。
至此,我庆幸那次没有看到海豚表演。
瑞察·欧贝瑞说,一位以捕杀海豚为生的日本人,有次将矛枪对准海豚准备刺杀时,他看见海豚流泪了,这位捕杀者瞬间停住手中的枪,他被海豚泪水深深的震撼了,从此他放弃捕杀海豚。可见,海豚和人类一样,有着细腻的情感,不然它又怎么会在死亡追逐的路上,也不肯离开同类,又怎么会懂得在悲哀的时候,选择停住自己的呼吸,更怎么会在人类刺杀它时,流下求助的眼泪?
以前也从动画片里看到海豚救下一个又一个小主翁的故事,动画片里的海豚勇敢机智,为了帮助人类,它们甚至敢与鲨鱼做斗争,《海豚湾》告诉我,原来这并非神话。在日本太地町湾有一群志愿者企图想阻止那些猎手捕杀海豚,当地人对他们发出警告,如果稍有过激行为,志愿者们将会被遣送出国。当时一位美国的女志愿者看着猎杀海豚的场景,只能抱住身边的人嚎啕大哭。海豚是她的救命恩人啊,当年如果不是海豚救起了她,她早已命丧海底。
一条条美丽的海豚出水芙蓉般地跃出海面,保持着优雅的微笑,谁都以为它们很快乐,而瑞察·欧贝瑞说:“即使把海豚的头砍下来,它依然是微笑的”。
如果说以前喜欢海豚,是它们可爱而温顺的模样,那么现在,我看到的是海豚的另外一面,它们是人类的朋友而不是宠物,是人类的榜样,是自闭孩子的医师。当人类把它们的善良当成软弱,把它们的正义当成天真,且任意宰割时,它们只能默默地流泪。倘若不是有瑞察·欧贝瑞这些志愿者们,无私的用自己一生的心血拯救海豚,也许若干年后,人类就再看不到海豚了,我们的子孙后代将只能从书本里知道海豚那些动人的故事,他们会不会愤怒的指责那些为了美食,为了娱乐,一次又一次去伤害人类真正的朋友!
这里是我的坟墓,可没有人为我凭吊
往来如织的人群,欢愉热闹
海水一浪接一浪,冒出灰色飘忽的轻烟
哦,就像在黑网中挣扎的那一天
今晚,不要表演,不想吃食
只想停住呼吸,活回自己的世界
没有行动,再感人肺腑的文字,都是虚无的;再高声的豪言壮语,都是苍白的;再严肃的警示词,都是暗淡的。只有行动起来,那怕仅仅从拒绝观赏海豚表演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