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婆婆的距离

(2011-11-08 21:06:17)
标签:

杂谈

分类: 生活细节

很多时候觉得生活就是按部就班的,没有感觉到多么幸福,也没觉得有什么感恩。得知婆婆要做胃镜,心里不知觉担忧起来。婆婆的胃一直不好,中年的时候曾经做过一次胃镜检查,是胃炎,开了药一直保养着。随着年龄的增长,虽然一直保养着,也时常有点不舒服,这次婆婆决定再检查一下。我知道她定是不舒服得厉害了,不然也不会选择做令人难以忍受的胃镜检查。

 

这几天一直与婆婆抢着做家务,试图与她说说话。与婆婆相处有十三年了,从结婚至今每天都在一个屋檐下朝夕相对。婆婆是典型的南方人,爱吃甜食,不喜辣。她与公公带着大女儿从上海迁到安庆,只有单位安排两开间小房子。公公是老党员,属于做事在前,享受在后的典型人物。也从来不向组织要什么。而婆婆勤俭治家,每一分钱,每一处开支都精打细算。所以刚结婚时,婆婆对我经常买衣服、零食一直看不习惯。后来每次购物回家,我都偷偷地开门,不及换鞋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东西扔到房间,然后再喊一声,我回来了。当然常常被婆婆迎面撞上,我硬着头皮扯出单位发购物劵之类的,开始的时候免不得脸红得猴子屁股。

 

结婚这么多年,我很少做饭,也习惯了婆婆做的具有江阴、上海、安庆凝炼的菜味。每逢过节,我先从婆婆哪里探知,看她想要什么,然后给婆婆买上,虽然被她推却着,可是我分明看到她眼里的喜悦。婆婆不善于言语,虽然她看上去柔弱而谦和,可是说话生硬得像一块石头,让人一时无法接受。婆婆最开心的事就是几个女儿携夫带子回家,记得有一次得知她们要来,我去菜市买了一些菜回来,第二天下班回家发现一桌子菜没有一样是我买的,我很奇怪,以为婆婆见外。之后发现每一次都这样,只要婆婆家人里来了人,我的买来的任何东西她们都不会动一下。开始觉得怪委屈的,明明是好意,却将我拒之千里。于是,我对她的东西绝不动。本来与婆婆一天都不说三句话的人,后来更少了。有一段时间,我觉得我像一个局外人,内心不免戚戚。故对婆婆有种疏离感,让我既畏且敬,想着横竖亲近不了,便两两沉默。

 

中午,婆婆看着我做菜,指导我如何选菜、拣菜,她的语气似乎有些着急,她大约没想到,任何事只要努力去做也能熟能生巧,我不太会做菜,但我相信自己会做好,哪怕只是填饱肚子。她之所以这样焦虑,或许是对自己身体的一种担忧的呈现。随着时间越来越久,我渐渐了解到婆婆的个性。她不爱与邻居拉家长,而是在家看戏剧、打毛衣,偶尔看到高兴时,自己也哼几句。于我,她从开始看到我买东西阴着脸到逐渐地视而不见,慢慢地,我们也适应了彼此。也从来没有红过脸,我以为对婆婆只有尊重,永远不会像自己的妈妈一样依赖,如果不是今天,也许我想不起这些,想不起来我已经对婆婆注入了深深的情感。傍晚,看着婆婆只是吃了一点面条,便坐在房间里躺着,我内心有一种无法言语的感觉,是心疼,是不忍,我想走过去,拉她的手,与她也谈谈心,与她也聊聊我们共同的亲人——老公、女儿。可是这么多年了,我们只是“相敬如宾”从来不曾越“雷池”一步。此时,我忍不住默默祈祷着,希望婆婆身体无碍,希望她老人家与我们一起享受生活的美好。

 

我与婆婆走过的路并不长,在我们时光的长廊里只是十三年光景,不知道什么时候婆婆不再盯着我回家后拎着什么,也不会觉得我这个笨媳妇不懂得如何过日子,而我也不会因为她生活习惯而感觉到约束,相反她对生活的理解与勤俭像一种无形的光亮,从我眼前折射出来,事实上不是眼前,而是我内心走出来,她的一切已经潜移默化影响到我,并让我得以理解与深谙。我看不清她躺在床上脸上的表情,那花白的头发与电视机折射出一个侧面,像一个画中的轮廓,坚毅而安然。是的,我就站在这一头,在她身后那道门边默默的祈祷,这是我祝福与守望。

我知道我不会走过去像抱母亲一样抱着她,就如我知道她一定会好好的平安无事的。这些年她为我们的幸福的注上一种无形的力量,将生活本应该我承担的担子一一支撑起来,让本来琐碎的生活覆盖了一层蜜,让我们感受不到生活应有的繁杂。

 

明天婆婆就要去检查,晚上,我站在婆婆房门边,心里打了N次的腹稿的话语,却没有一个字上演,人僵在那里,不敢安慰,不敢过于关心,我俩之间垒成的距离一直在哪里,我怕我突然的靠近,反而成为婆婆的负担。我知道我俩都守在自己坚硬的壳里,虽然没有打开,但都知道彼此壳里那份柔软。也许有些东西一辈子就是藏在怀里,捂在手里,虽然没有具备破壳而出的力量,但是,它们永远都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