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去哪里寻找,丢失的文明

(2011-10-22 19:11:08)
标签:

杂谈

分类: 小仙侃之

每当要经过集贤路那条斑马线,总是胆战心惊的,就如一场惊险的搏斗。站在马路边半天,不敢动,哪怕等上几十分钟也很难走过去,要想没车的时候再穿行,简直不太可能,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与车子试比速,比胆,比谁更有不敢死。

 

晚上从报纸上看到一篇文字,说杭州司机过斑马线时,只要看到人,就会停下车让行人先过。原来杭州不仅风景美,女人美,连司机也美,难怪称为人间天堂。并还有一位北京朋友在微博里写到“在我到过的中国城市里,离文明社会最近的,当属杭州。其一,马路上的车,只要斑马线两端有人准备过马路,车都会主动停下来主动等着”,据说这条微博在几个小时被转发800多次。

 

原来,人的内心都渴望文明,都希望自己所居住的城市就如文明城市杭州,可是我们真的就做不到吗?就如等红灯,每次上班高峰时期,闯红灯的人不计其数,尤其是最后几秒钟,虽然谁都知道并不急这几秒,也知道事故常常就在这最后几秒,然而不发生在自己身上,该怎样还是怎样。我奇怪,为什么其他国家多少年前就已经文明到不乱扔垃圾,不乱吐痰,不闯红灯,而中国不行?

 

感动杭州司机,让中国有一个可以学习的榜样,而不必再将国外的事例一次一次与国内对比,比得面红耳赤,比得抬不起头,却依旧我行我素。有人说“中国人不缺智慧,但有时给人过于算计的印象;中国人同样勇敢,但又常因‘事不关已高高挂起’而令人以为缺乏责任;中国人坚守原则,但太多的时候用变通战术消磨了原则的边界。”我不知道这话是谁说的,确实佩服说这话的人,三句话将中国人行为矛盾写到极致。

 

当传统的价值被颠覆,我们会检讨自己的行为吗?常常听到有人唾弃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可曾想过自己也是共同生存在这个地球上?看到走到斑马线上依然不减速的汽车司机,你们不怕撞到人,鲜血染红你的手?难道中国人这么忙,忙到看见小悦悦被汽车扎过两次,见死不救,眼睁睁地看着一条鲜活的生命就此离开?网络上有人提出立法,像国外的一些国家一样立“见死不救罪”,当行为非要靠法律手段来约束时,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前人留下的谆谆教诲遗失到哪个角落?

 

俗语云“沉默是金”、“明哲保身”难道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里,这样才能给自己以生存之地?

 

以为瑕不掩瑜,查当我们运用古人的智慧谋得一已之利时,那么一个民族的智慧精华被践踏。就如电影《程婴救孤》里所呈现的是匡扶社稷,惩恶扬善,展示是敢于担当责任、重信守义的中国人,然而有的讲解是报恩赵家的知遇之恩。退一步来说,理论上说服一个人很难,何况一个人,一个地区多少年的习惯,唯一的也是最有效的就是法律制约,从而渐渐形成一个大环境。就如假话说多了也成了真理。只有建立善恶的机制,想来如果被法律约束久了,人的行为成了下意识,那么道德与心灵也会在不知觉中接受了洗礼,然后一代又一代种植在中国人的心里,成为普通形态,那么谁还会再去闯红灯,在斑马线上疾驰呢。

 

趋利避害是多数人的下意识的选择,指责显得多么嬴弱,所以有时候必须靠法律手段来维系,同样也要以教育引导,以人性的善来激发。就如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一起抓。当情感与理智互动沟通,才会让人从心到身得到蜕变,才会真正成为一种习惯,乃至成为一个国家民族的产生共鸣的价值取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情趣
后一篇:婆婆的距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