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笔周瑜
(2011-07-07 21:10:51)
标签:
杂谈 |
分类: 小仙影评 |
这几年周瑜与曹操一起打了翻身仗,一个从“三气周瑜”心胸狭窄的小气鬼翻身为“万人之英”;一个从“宁可我负天下人”奸臣翻身到“深谋远虑”的英雄。其实这个话题已经老了,只是自己一直喜欢周瑜,喜欢这个缺点与优点同样突出的帅哥,喜欢他豪迈与略有霸气的英雄气概。历史不容多说,而我只随个人体会、片面的笔墨画下心目中的这位男儿。
小时候看《三国演义》电视剧,觉得周瑜这么一个大男人怎么就被气死了,印像中的他心胸狭隘、咄咄逼人,虽然是一位儒雅俊美的书生,却少了书生的理性,多了书生的腐气。然而多年后,再从各类书本中重新拾到相对真实的周瑜,不知道为什么一下喜欢上这个人物,喜欢他儒雅外表透过却是一股豪迈,满腹才华中含着一丝谦让,他集毒、狠、雅、真为一体,完全不再是那个被诸葛亮三气而致死的小气鬼。这个饱醮着丰富内涵的人物在《三国演义》里隆重的烘托出诸葛亮伟大的形像,可见罗贯中的眼力,唯将这样出色的周喻演绎成一个最有冲击力的陪衬人,那么被陪衬的人将是怎样一个完美呢?
从古至今,国人喜欢儒家思想,行之中庸之道,尤为突出的一个“忠”字,这一点在周瑜身上虽然没有像诸葛亮那样得以浓墨重彩的呈现,但他为吴国的尽心尽力绝不逊于诸葛亮之蜀国。当年,周喻投身到孙吴集团时,他与孙策是哥们,二十四岁就被好友任命为建威中郎交,他们共伐江东,驰骋战场,建功立业。孙策死后,他又忠心耿耿与张昭共掌众事辅助年少的孙权。试想一个二十几岁的男儿已具备了指挥千军万马的气度,且还能在酒后微醺觅得“曲有误,周郎顾”的雅致,怎么会活活气死?怎么着也是为吴国鞠躬尽瘁,力不从心而亡。另外他赤壁大战时,已经历过风浪之人,所以面对曹操近八十万雄雄大军、战舰横立江畔、军旗猎猎江东时,换任何人手中只掌管几万人马早已经胆战心惊,魂魄四散了,最多也是四处寻缓兵才是,而周瑜显得淡定而从容,很难想像一个人拥有怎样强大的内心,才能够安然面对这样的场面。
周瑜年轻有为,做人也是无可挑剔。《三国志》里记载他“大率为得人”,其意是他始得人心,但无论什么人总有几个人看你不顺眼。江东第一大将程普就是首当其中,既然是老将,他少不了一定的派头与辉煌的历史铺垫。当年他随孙坚破黄巾、讨董卓,随后又追随孙策平刘勋、征黄祖,不说战果累累,那也是几元长老,身经百战,其功劳不可没,其资格不可量。所以当周喻气势压倒他这样老将时,不服气的程普便找几次机会来羞辱羞辱周喻,周喻不但不与他计较,还多次委屈自己,当众表现出对程普的敬仰、钦佩,彰显出大将的气度来,以至于后来程普说“与周公瑾相往如饮美酿”。周瑜另外一个得力搭档鲁肃,就是他向孙权推荐的。记得看《三国演义》时,鲁肃给我感觉是忠良敦厚,而《三国志》里记载“体貌魁奇,少有壮节,好为奇计”,看样子历史上的鲁肃也是一个豪爽之士。他经常“大散财货”接济穷人,资助英雄侠士(大概家里也是有钱的主儿),其中有一节周喻与鲁肃一段“指囷相赠”的故事:话说周喻当年在安徽巢县当县长的时候,军粮不够,便向鲁肃借粮食,当时鲁肃家只剩下两囷(囷:圆形谷仓),各三千石,鲁肃就指一囷,让手下送给周瑜,想来都是豪情之士,后经周瑜推荐给孙权,共为东吴出谋划策。由此可见,周瑜对朋友的坦诚与信赖,从而体现他气度与人格魅力。
这些故事看出周喻的人品与气度,而我最爱机智与风趣的一面,这在“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会蒋干中计”一节尤为精彩。蒋干为能邀功,主动向曹操请缨来说服周瑜投于曹操,然而,周瑜将计就计,借此机会除去了曹操最为得利蔡瑁张允两名水上大将,这可是为火烧赤壁奠定一个重要的基础,罗贯中在这一节里,挥毫泼墨将周瑜智谋得以酣畅淋漓的呈现出来。
当蒋干来到东吴,周瑜早已经深谙蒋干之意,蒋干虽是周瑜同学,想来关系绝没他在曹操面前夸的那样好,充其量同窗而已。蒋干看到周瑜假惺惺问“公瑾别来无恙!”摆出纯粹来细述旧谊的样子,周瑜何等人物,索性直接问“子翼辛苦,难道是为曹操做说客吗?”被说中心事的蒋干连忙装作恼怒的样子“阁下待故人若此,我当告退”。周瑜大笑,连忙大摆宴席,鸣曲奏乐,饮酒行乐,且在与文武百官说蒋干可是我的同窗旧友,这次从江北完全只为叙旧,绝不是曹操的说客,千万别误会我这位同窗旧友。还故意在蒋干的面,解佩剑于太史慈,说:“今日宴饮,但叙朋友之情,如有提起曹操与东吴军旅之事,即斩之。”弄得蒋干只敢喝闷酒,半个劝说词也不敢说。那晚,周瑜似乎千里见老友,兴致分外高,且借醉意边舞边歌“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无法想像俊美而帅气的周瑜舞姿的潇洒和那豪气冲天的男儿气概,当他喝得酩酊大醉回房时,可怜的蒋干看到他又呕又吐,不一会儿鼾声而起,不得不干着急起来,曹操交办的任务没有完成,怎么回命?就当蒋愁眉苦脸时,陡然发现桌子上周瑜同蔡瑁张允的往来书信,这可是天大的机密呀,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可以想像出蒋干微微颤抖的手拿着那封信的激动与忐忑情景,他想破脑袋也没有想到这是周瑜这次巧借他之手,精彩出演一场由曹操自己除去了蔡瑁张允这两个最能干的水军将领的戏。试想周瑜面对文武百官,面对蒋干迫切想立功的心理,面对着酒后装醉率性,演绎出一系列行云流水的表演,如何不让人心赞呀。
无论小说如何演绎,周喻的多面性个性,才使这个人物更有立体感,不记得在那里看过一篇这样描绘周瑜的“自信而不自负;谦让而不随俗;刚毅而不武断,沉着而不刻板”,这些也许太完美了,他在战场上毒、狠不曾涉及一二,反而显得不够真实,我甚至以为,一个敢放开的爱,敢大胆的恨,那怕纵然的骂,只要敢于承受一切后果,才是一个真实的、活生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