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汉儒
食疗的理论和方法,是祖国医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中医典籍《黄帝内经》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禽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气”(《素问·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充分说明了食疗的补益和调理作用。其中的五谷,包括了豆类的大豆、小豆。可见豆类食品的养生保健、防病治病作用,早已为古人所重视。
根据中医药理论和临床实践,豆类食品大多具有补益气血、健脾和胃的功效。一些豆类还具有补肾强腰,化湿利水,清热解毒等特殊功效。现代营养学研究也证实,豆类食品含有丰富而全面的营养成分。其中的一些成分尚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如豆类中的植物不饱和脂肪酸和植物固醇,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抑制动物胆固醇的吸收,维持血管正常的渗透性,有助于防治动脉硬化;又如豆类所含的磷脂是组成生物膜的重要部分,具有健脑功效,能改善记忆力和提高反应能力;豆类所含的雌激素,可预防和减轻女性更年期综合症状,等等。这就从机理研究上进一步体现了“药食同源”的中医学术特色,为豆疗养生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周龙强研究员编著的《中医豆疗养生法》一书,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并吸收了现代科学对豆类的研究成果,从大量的古今文献资料中,搜集和精选了豆疗养生方剂2100多条。所有方剂以常见的10种豆类为主,或单独应用,或配伍其他食物和中药。其防治功能涵盖了内、外、妇、儿、五官、肿瘤等300多种病症以及排毒解毒、保健养生等,是我国第一部中医豆疗养生专著。
周龙强研究员早年就读于复旦大学生物系,长期从事中医药科研、药品开发以及科研、企业管理工作,刚从广西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岗位上退休。他积多年的知识学问功底,不辞辛劳,奋笔疾书,历时数月,终成宏篇。可谓老有所为,堪称楷模。更值得一提的是,他长年来坚持常食豆类,证以自身,获益良多。如今虽已年过花甲,仍精力充沛,耳目聪明,动作灵活,思维敏捷,身体多项重要指标均在正常范围。
作为周君的老朋友,《中医豆疗养生法》一书稿我有幸先睹为快,深感此书内容充实,可读性强,既可作为广大医务人员的临床参考,也应是广大病患者和亚健康人群自我康复保健的有益指导。造福社会,功不可没。获悉该书即将出版,谨表祝贺,并乐于推荐。是为序。
黄汉儒
(作者为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副会长,广西民族医药协会会长,广西中医药学会学术顾问,著名民族医药专家、主任医师、教授)
2009年5月5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