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信托业的战略发展探究

标签:
财经 |
分类: 研究成果 |
新形势下信托业的战略发展探究
2001年“一法两规”出台后,我国信托业走上了正轨;2007年新“两规”的颁布则被业内称为第六次整顿;此时的中国信托业既充满了机遇,也面临巨大挑战,培育核心竞争力则是信托公司发展的关键所在。
文:方正商学院 汤晓华
一、信托业的机遇
首先,信托业的法律法规逐渐完善,逐步明确了信托公司的职能,对信托公司业务发展启动了规范和引导作用。2007 年新“两规”——新修订的《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和《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业务管理暂行办法》颁布,把“信托投资公司”变成了“信托公司”,使得信托业的功能定位逐步清晰,信托公司逐渐从“融资平台”向“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专业机构方向发展。
其次,信托公司具有横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实业投资三大领域的功能,信托资产投资范围基本上没有特殊限制,对自有资产的运用,信托公司可以投资于各类金融公司股权,这使信托成为分业经营框架下进行混业布局的一个良好平台。
再次,未来我国居民巨大的财富管理需求和迅速发展的资产管理市场,为信托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空间。2010胡润财富报告显示,中国内地千万富豪已达87.5万人;招商银行与贝恩管理顾问公司联合发布的《2009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指出,在未来十年中国的财富成长率增速每年约12%;麦肯锡则预测2020年我国受托资产管理规模将达到20万亿元。
http://s1/middle/662ee070g8fa307b503f0&690
续表1:信托业法律法规框架
http://s8/middle/662ee070g74bbc232f5b7&690
资料来源:平安证券,方正商学院
二、信托业的挑战
近几年,我国信托业总体规模大幅增长。信托公司的信托资产规模从2004 年的1522 亿元增长到2009 年的20405.65亿元,但集合信托发行规模只有1264.66 亿元,在信托资产规模中的占比仍然较低。另外,信托公司的业绩稳步增长的同时,业绩两级分化明显,那些具有强大股东背景的信托公司收益良好,而一般的信托公司则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归结起来,信托业面临的巨大挑战在于其缺乏核心竞争力。
1、传统业务受到挑战
目前我国信托公司的业务模式单一,大多数信托公司还以单一核心业务为主。在市场和监管政策的双重压力之下,支撑国内信托市场的“三大主力”——证券、房地产和银信目前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集合资金信托计划面临着证券、基金、保险和资产管理公司等的巨大挑战,2009年7月17日证监会暂停了信托公司以信托合同到交易所开户,至今尚未重启。
2010年2月,银监会开始收紧房地产信托融资渠道,规定信托公司不得以信托资金发放土地储备贷款,并对颇受地产商青睐的结构化信托方式进行了严格限定。由于银信合作业务屡触监管红线,银监会于7月2日全面叫停了银信合作业务,直接封堵了银行信贷资产表外化的渠道,也使得信托公司的业务受到了挤压。
2、创新业务发展缓慢
虽然2009年12月银监会颁布了《关于支持信托公司创新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鼓励信托公司开展创新业务,但全国50多家信托公司在众多创新业务中真正获得准入资格的公司较少。目前仅有少数公司获准承销债券,股票承销则是券商的领地;QDII许可证是信托公司最抢手的许可证之一,只有中信信托、上海国际信托、平安信托、中海信托和中诚信托获得QDII许可证;能够获得保险基建基金和企业年金基金资格的信托公司更是寥寥无几。
表2:信托公司各项业务的具体资金要求
http://s4/middle/662ee070g8f5599670f03&690
资料来源:《中国信托业:继往开来》,毕马威,2010.2;《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
三、信托业的战略发展举措
1、提高自主资产管理能力,逐渐从银行主导过渡到信托公司主导
在银信合作中,其实银行是主要的业务主导方,也是主要的风险承担方,银行控制资金来源和去向两头,信托公司银信合作业务的费率仅为千分之三左右。信托公司应提高自主资产管理能力,逐步摆脱“银行贷款通道”的角色,在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中起到产品推介、项目筛选、投资决策及实施的主导作用,改变信托业在金融业中的弱势地位。
2、加强业务创新,走差异化路线
2009年,以银信产品为主的单一资金信托比重在70%以上,集合资金信托与管理财产信托比重分别约占15%和10%左右;融资类、投资类、事务管理类信托资产各自占比约为60%、20%、20%。酝酿中的《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拟将信托公司的受托规模和净资本挂钩,信托公司只有为客户设计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信托理财产品服务,更多开展结构化信托业务,改变以往靠信托规模取胜的策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
3、加强内部治理,充分发挥大股东的优势
2007年新法规明确规定了关联交易的禁止事项,也不再允许信托公司向其股东发放贷款。但关键还在于信托公司应加强内部治理,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构建多层次风险防火墙。另外,那些拥有强大股东背景的信托公司业绩明显优于一般性信托公司,信托公司应充分发挥大股东的资金和管理优势,而不仅仅是为大股东进行关联交易服务的机构。
4、加强品牌和团队建设,提升企业形象
良好的企业声誉和品牌形象是信托公司在理财市场竞争中的基础,信托公司应做好品牌宣传,提升企业形象。同时,要加强团队建设,吸纳具有高素质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使公司在产品设计、资产管理、风险管理、品牌塑造等方面都更上一台阶。
归结起来,信托公司首先要培育作为金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是研发能力、风险控制和管理能力。在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逐渐从银行主导过渡到由信托公司主导,以资产管理为导向,真正定位于服务高净值人士和机构客户,充分发挥其“信托”的角色,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这应该是我国信托业的长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