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市场没必要对加息过度悲观

(2010-05-11 14:41:43)
标签:

金融

杂谈

分类: 外部传播

市场没必要对加息过度悲观

20100504 来源:证券日报

                 http://finance.ce.cn/rolling/201005/04/t20100504_15738026.   

    加息并不可怕,怕的是不正常的加息。加息不应仅看CPI,还有很多其他因素需要考量。市场没有必要对加息过度悲观。

  通胀一般是半年或一年前货币投放加大的经济后果,加不加息对眼前的物价起不了多大作用,关键是货币总量。而且,这些年的市场表明,商品价格的总水平受到国际诸多因素影响,不是一国利率水平所能决定和改变的。去年我曾做过一个比喻:通胀高峰的加息类似田间的稻草人”——庄稼熟了怕鸟吃光而已。加息只是意在改变部分人的预期,不会对物价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不过对于越来越多手握重资的投资者,加息的意义早已被另外解读,他们关注更多的是未来的经济形势和资产的实际价值,而不是CPI和加息本身。

  当然就目前来看,央行提高基准利率的根本动因还是来自于通胀水平的不断走高——从今年2月份开始,CPI同比增速已超过2.25%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即使按被认为大幅低估了通胀水平的官方数据,中国也已进入了实际负利率时期。其中,在构成CPI的八大类商品中,一季度食品和居住类商品的涨幅最为可观,分别达到了5.1%和2.9%的水平。

  未来通胀压力的不断加大体现在诸多方面:首先,从通胀的上下游传导压力来讲,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中的购进价格指标已由200810月份的27接连上涨至今年3月份的65PPI从去年12月份开始转正,至今年3月已达到5.9%的水平,这表明上游价格水平的上涨,仍将继续推动消费领域价格的上升。其次,从目前的货币供给状况来讲,M2M1的同比增速虽然分别由此前的最高值29%和39%,下降至了3月份的22.5%和29.9%;不过,从绝对水平上来说,目前货币流动性的增速要远远高出名义GDP的增速,因而足以支撑较高的资产价格和通胀水平。再次,一些潜在因素也将推动通胀水平的上涨。目前收入分配改革的呼声日强,国内不少企业已纷纷加薪,各地政府也在陆续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收入增加的预期有所强化。或许一段时间之后,收入增加与通胀预期增强的恶性循环就将得以重现。也可以理解成资产价格被分级推进。

 

                                                                          方正商学院副院长  郭士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