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买的我选的公司都不怕ipo.
当某医药股以16pb的价格发行时,我笑了。
我不会去打新,我持有的都是低于净资产的最有竞争能力的银行股,昨天有博友发纸条---资金20万买啥子,我的习惯是全仓一只股,兴业和招行你任选一只都可。试想一下,低于净资产买它们,等于是牌照网点人才一锅端还打折,你别想是20万,你当自己2000亿,你买的是生意的一部分。你若自己开银行,那得在黑暗中摸索啊,招行当年还遭遇过挤提事件呢。
你若是开银行的,做茅台五粮液的,你会担心ipo吗?源源不断的新股冲击的是同类同质股,资金分流也在那个着重新产业着重成长的阵营里分,我们做银行股的哪怕是你pb2倍发行都不会参与,当你将炒股当投资时,你的视野你的心怀都会达到一个修禅的境界。ipo给大盘会带来冲击,但是真正优质的公司最后还是用业绩说话。再怎么低估,业绩好的银行股还是比其它传统类公司好多了,中煤中铝中冶宝钢都创下1664点或1849点的新低,但是银行股,特别是近几年的民生去年还创下新高,浦发和平安银行也不错,最近华夏和宁波银行也走势喜人,一句话市场万变还是围绕业绩变,只不过看的更多的是业绩的成长性。我们这个市场除了做庄的小盘股,其余的还是看公司的质地定价,比方说格力电器。
我是1995年好玩踏入市场的,3000元买了1000股湘火炬,正式买股是96年11月。这么多年看过无数次炒作,很多都尘归尘,土归土,如2000年的忆安科技,银广夏,2007年的云铜中铝等,2010年的煤炭股。真正的大牛股还是业绩持续增长的,且行业被大家认同的如云白药,伊利等。银行股这么不待见,但单从涨幅看若复权,民生,兴业,招行,浦发肯定排在80%的公司前面。
注册制的ipo会有价值发现的作用。随着改革的深入,经济结构的调整,办公司赚钱会越来越难,我们投资选标的也会越来越难,大浪淘沙,就看你有没有火眼金睛了。
我资质平庸且保守,就坚守银行了,昨天说道可道非常道还只想到我自己及银粉们所说的投资银行股的道理不是真理,但反过来一想,舆论中千篇一律地说银行股的坏账风险难道是真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