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家的呼唤-卢云(心灵爱语)书介
(2010-03-24 07:31:43)
标签:
沉思读后感灵性卢云文化 |
分类: 好书介绍 |
与卢云的遗作 -- 〈心灵爱语 –当我陷入灵命低潮的时候〉初次邂遘,是在一个心烦意乱的夏日午后 ……
主日下午青年团契同工会里,一位同工指著我,义正辞严地宣告:“团契这么多需要,妳在团契最久,应该多打电话关心新朋友,多帮忙带领预查圣经,妳还应该 ……”我口里重复地解释:自己并非閒著不作事,只是目前每週三、四个晚上有祷告同伴服事,个人时间、体力都有限云云 – 我心中却对这些要求感到非常非常疲乏倦怠。就在这样的心境下,我翻开书架上这本书。
作者介绍
卢云(Henri Nouwen, 1932 –
1996),原籍荷兰,是著名的灵修及牧养神学家,曾于美国哈佛大学及耶鲁大学任教多年,早年已成就非凡,却毅然放下一切,于一九八六年来到加拿大多伦多一所照顾严重智力残障人士的“黎明之家”,全时间照顾病人每天的起居饮食,度过生命中最后十年。他著有三十多本深度而智慧的著作,有十多本已有中文译本,例如:亲爱主牵我手、负伤的治疗者、始于宁謐处、心应心等书,灵性深邃、真诚敏锐、文釆优美,广受读者喜爱。
〈心灵爱语〉就是卢云在一九八八年灵命最低潮、心灵忧伤、信心尽失的半年中,每天与两位灵性导师会谈后,写下的私人日记。由于卢云是灵修学及心理辅导大师,他这些心灵挣扎的记录,含蕴著深邃沉思与痛苦炼尽后的精粹!
卢云终于在经过八年后,因著朋友鼓励,于一九九六年他去世前出版此书,成为最后一本,也最个人化的遗作。正如他自己写的“如果没有那些伤痛日子得来的体会,我不可能写成往后的作品 ……让人看见光明与黑暗、盼望与绝望、爱与恐惧之间,并不是千里之隔,灵性的自由通常要经过一场惨烈的属灵争战。”
内容摘要
卢云处于心灵的死荫幽谷,每天在千刀万刃中熬炼,生命淬炼出来的篇章,真诚感人,带来使人灵性昇华的力量。
心灵的呼喊 - 我的心在淌血,一阵阵刺痛冲击著内心,我已无法支撑下去。
卢云的沉思 -
“拥抱痛苦”,让痛苦使你的心与神相遇,投靠在祂爱的怀抱。坚持相信伤痛不过是引你进入丰盛生命的途径,那时爱将趋走所有恐惧,你必感受自己深深被爱,经历那有根有基的归属与满足。
心灵的呼喊 - 我的心很烦躁,再找不到一件事,可以让我满足和安顿下来。
卢云的沉思
–“归家”,回到心灵内真爱的源头,在那里最深沉的渴望能得著满足。你心深处真实情感凝聚之处,正是神的居所,也是祂拥抱你,使你心灵安息的所在。回家并留在那儿,你将体验最深刻的安全感。
心灵的呼喊 - 难过、孤单的感觉像波涛一样袭来,我受伤的心怎样找到真正的安慰?
卢云的沉思
–“与神同在”,过进深的灵性生活。相信神住在你里面,生命从那里涌流。道成肉身的福音,就是神已把你从一切捆绑中释放出来,且在你里面创造一个与祂同在的空间。连结于祂,就能活出属神儿女的自由,展现活泼的生命力。
心灵的呼喊 - 我不满意自己,软弱与失败使我灰心,我实在不可爱,且一无是处。
卢云的沉思
-“接纳”且面对自己的寂寞或缺憾。在你最软弱、最真实之处,有耶穌同行。让那个焦虑、不完美的自我回家,信任无条件爱你那位能陪伴你继续成长。
心灵的呼喊 - 太多的需要使我疲于奔命、筋疲力竭,却又不忍袖手旁观,我该怎么办?
卢云的沉思
-“爱的界限”就是承认自己的有限。当你被不断的索求重压而疲乏暴躁时,暂且停止忙碌,聆听并满足自己内心的需要,直到重得安息和喜乐,能更自由地与人分享,自在地付出不求回报的爱。
中文编译
本书英文书名 The Inner Voice of Love : A
Journey through Anguish to Freedom,由 Doubleday
出版。中文由卓越书楼出版,温伟耀教授编译。温教授是英国牛津大学及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因妻子患癌症去世,两个女儿中又有一位严重弱智,就远赴多伦多,寻求卢云对自己苦难际遇的啟迪,两人因而培养深入的友情。故此温教授花费很多心血,在每天“卢云的沉思”之前,加上一段“心灵的呼喊”,让读者触摸自己心灵的共鸣。在“卢云的沉思”之后,又加上与主题相关的默想操练,他称为“容我再上路”,帮助读者进入自己内心世界,去深刻领受安慰与医治。
温教授又按“灵命低潮状况”,将“卢云的沉思”作详细分类索引,分为:
一‧自我篇,有五大类 –
我的心情烦躁,有莫名的情绪和愤怒
我有挥不掉,忘不了的伤痕
自卑,我一点也不可爱,我只是这世上的一堆废料
对自己失望,我不能接受自己竟是如此的脆弱,如此不能承受痛苦
我太疲倦了,我已经力不从心,无法自拔,我要放弃了
二‧人际关系篇,有三大类 –
孤单,谁能明白我的心
周遭的人群,他们对我的疏离、批评、伤害
我在应该是最亲切的关系中受创伤
三‧灵命永恆篇,有三大类 –
身躯的折磨,病痛和死亡阴影
我的神隐退了,我怀疑祂的爱
我嚮往更进深的属灵体验
医治的操练
根据罗省基督教会联会同工的叙述,王志学牧师选择卢云的〈心灵爱语〉,作为新世纪开始同工晨祷的材料。每天早晨半小时,先唱一首诗歌,再请一人慢慢读一段“卢云的沉思”,接著有安静默想时间,聆听神对你说话,经历祂的同在和医治。默想过后,才一齐开始写个人灵修笔记。这位同工认为:每个人成长过程中,在心底深处多少有一些伤痛,透过〈心灵爱语〉默想操练,她个人经历内心的医治与成长。
这不是一本轻鬆翻阅的心灵小品,却是一位真诚寻道者进入灵魂最深处,一次次挣扎和摸索所熬炼出来的“心灵鸡精”,提供您灵命茁壮的养分。又愿这本书成为您家中的“属灵药箱”,在灵命低潮的日子里,为您疗伤止痛,引您“回家”享受安息,产生重新上路的生命力!
(刊登于传扬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