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温和而严格的家长——读李镇西的《做最好的家长——教养女儿手记》

标签:
熏陶孩子的书卷气允许你下次考试失败 |
分类: 书香伴我成长 |
生育孩子的人,同时也许下承诺:热爱生命,教育新生命。 儿女的成长只有一次,与他们一起成长是责任,也是一门艺术。在《做最好的家长》一书中,作者李镇西老师以教育自己的女儿为个案,以爱心、民主和尊重为核心家教理念,阐述了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
一、好习惯在小学阶段养成: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你们自身的行为在教育上具有决定意义。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同儿童谈话,或教导儿童,吩咐儿童的时候,才教育儿童。在你们生活的每一瞬间,甚至当你们不在家的时候,都教育着儿童。你们怎样穿衣服,怎样跟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其他的人,你们怎样表示欢欣和不快,你们对待朋友和仇敌,怎样笑,怎样读报……所有这一切对儿童都有很大意义。”
学习信心比学习成绩更重要:对于小学生来说,考试成绩并不是最重要的,多几分少几分又怎么样?在我看来,就学习而言,最关键的是:第一,要精心呵护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相信自己能够学好。第二,要保护孩子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这比分数更重要。第三,要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注意让孩子提高学习效率,生活和学习都要利索,不要拖泥带水。第四,要让学生养成学习的好习惯,比如读书的习惯、自己动脑思考的习惯、专心听讲的习惯、当天的作业,当天完成的习惯、保存收藏有关学习资料的习惯等。
前三点,优优一直都做的比较好,但第4点在很长时间里是让我头疼的事,但我们要不断训练。
熏陶孩子的书卷气:
“父母在做什么”比“要求孩子做什么”更重要,一切家庭教育都是言传身教的结果。
记得她读三年级的时候,寒假里我们一大家人在乐山大佛对面的一个者楼休闲。我捧着一本《古文观止》读苏东坡的《赤壁赋》,她好奇地凑上来很感兴趣问我在读什么,我便很通俗地给她讲其中的内容,还对她说苏东坡是我们老乡呢!她更感兴趣了,抢过书去就读了起来,读几句就说读不懂于是外公在旁边就给她一句一句地讲。读完了,我随便笑着对她说了一句“晴雁能不能把这么长的文章背下来呀!”她马上就说:“这么长,我哪下来!”扭头就走了。的确也是,这是一篇高中课文,要她这么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背诵下来,太为难她了。当然,我不过是开玩笑而已。她走了,可我却一个人开始背诵《赤壁赋》,这篇文章我以前背过的,只是时间一长就背不全了。晴雁在一旁听我背得结结巴巴,又忍不住过来说:“爸爸,我给你看着,你背。你背错了我就给你指出来。”我说:“好呀!”于是,我开始背诵了:“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但我老出错,晴雁急了:“爸爸记性太差了。我肯定比你背得快。”我说:“那我们来比赛,就背第一段,看谁先背得!”“好!”她兴趣大增。于是,我们开始比赛。结果,她当然很快就把第一段背下来了。我表扬她:“晴雁的记性好得惊人!”她说:“我还要背第二段!”接下来,她又开始边读边背了:“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就这样,在紧张而快乐的气氛中,她那天下午居然把《赤壁赋》全文背诵了下来!可以说,她小学阶段所背诵的许多古代诗文,都是在这种愉快的心境中完成背诵的。
日常生活中的“磨难教育”:“快乐”并不意味着不让孩子培养应该培养的能力。但各种能力中,我认为最重要的还不是吹拉弹唱的能力,而是为他人服务的能力。我一直对女儿说,“让别人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那么在一个班集体中,就要让老师和同学,以你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快了也不意味着不让孩子吃苦。说到吃苦,我认为,让孩子吃苦应该是让孩子持之以恒的,做一件需要用毅力战胜自己的事。
每天让孩子坚持做一件他不喜欢,但应该也必须去做的事,这就是最好的“磨难教育”
就像生活中的洗碗,走路上学等小事儿。洗一顿碗并不难,难的就是每天都坚持洗碗一样;偶尔走路上学也不算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如果天天都能够走路上学,则需要毅力,需要战胜自己。
把规则变成习惯和性格:晴雁小学阶段学习成绩平平,但我非常注重她良好习惯的养成。这种养成,需要某种程度的强迫性训练,但更多的还是和孩子商量制定一些规矩,然后严格用孩子同意的规矩要求孩子。
这里,我强调了“和孩子商量”,因为在我看来,孩子虽小,家长也应该尊重孩子,哪怕是正确的要求,也应该尽可能让孩子理解,并心甘情愿地接受。只有建立在孩子理解基础上的要求,才能真正变成孩子的行动。这种理解基础上建立的规矩,既是科学的也是民主的,因而不会妨碍孩子学习的兴趣和快乐感,因而也更为持续有效。
下面是晴雁读三年级的时候,作者给女儿制定的《晴雁学习、生活常规》——
晴雁学习、生活常规(1997年2月19日晴雁和爸爸共同制定)
一、学习:
1.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并主动举手发言;不说小话,不搞小动作。
2.每天下午放学回家后,应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自觉预习功课,并且抄钢笔字帖一篇。
3.作业必须细心,出现一个错字,重写该字五遍;计算错一道题,重做五遍类似的题。4.作业、作文和试卷的书写必须字迹工整,文面美观。
5.书籍、本子必须保持整洁,不得乱涂乱画,不得卷角,也不得有独极6.自觉订正并妥善保存单元测验试卷。
二、生活:
1.每天晚饭后负责洗全家人的碗。
2.自己洗自己的袜子、内裤等小衣物。
3.吃饭必须抓紧时间:早餐不超过10分钟,午餐和晚餐不超过25分钟。
4.除星期六和星期日外,每天晚上睡自己的房间。
5.除双休日外,平时下午放学回家后不能出去玩。6.每天应尽量挤时间读有益的书报。
三、奖惩:
1.每周小结,如果没有违反本《常规》,就记“小红花”一朵,连续三次得“小红花”,就利用双休日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任选一个公园玩。如果全期得“小红花”15朵以上,奖一本晴雁喜欢的书或一张晴雁喜欢的动画影碟。
2.在品德和学习上取得一次重大成绩,加记一朵“小红花”。
3.如违反《常规》一次,就取消一朵“小红花”,直至取消有关奖励。
二、帮助孩子战胜学习挫折
希望你是一个超越困苦的人,当你的同龄人,在为眼前的学习叫苦时,你能够在心里对自己说,我和他们不一样,我希望学习上的困难越多越好,因为这样才能练就我坚韧不拔的毅力。孩子的学习心态远远比其学习成绩更为重要,学习成绩只是一时的荣耀,而学习心态却可以影响其长期的学习状况。
爸爸允许你下次考试失败:如果孩子考好了,我会说:“祝贺你!但爸爸允许你下次考试失败!”,如果孩子考差了,我会说:“祝贺你,因为你通过这次考试暴露的问题,这正是进步的开始,考试嘛还有下次,不过下次也失败了仍然不要紧,关键是认真反思总结。”
前几天是大宝、二宝的期中考试,大宝上午文化课考完,下午又参加了年级的体育考试,体育成绩要计入总分。
我忙完学校的事儿到家,大宝已经去了补习班。二宝在客厅用橡皮泥做手工,心情不怎么好。
“优优,今天考试的题难不难?”我问
“语文得不了100分了,最后一道阅读题,有个空填错了。”二宝有些伤心的说道。
“没关系,考试就像一面镜子,就是查找自己哪些知识我们没有掌握,哪些方法老师讲的时候没有专心认真。在明天上课时就要注意力集中,把做错的题、不会的知识、不好的习惯纠正过来,这比考100分还重要。
你通过这次考试暴露的问题,这正是进步的开始,考试嘛还有下次,关键是有问题要及时补错改正。加油!”
二宝的脸上也慢慢的舒展了笑容,“我知道我的问题出在哪里。妈妈刚才回来的时候,把语文、数学、英语卷子已经带回来了,我现在再做一遍。”二宝说着,就从书包里拿出了试卷认真的进行“补考”。
这是二宝进入小学一年级,参加的第1次大型考试。让孩子一开始就能认识到,考试真正目的是查漏补缺,为今后更好的学习认真反思,好的要继续发扬,不足要及时改正。以后学习的道路上还要面临很多次这样的考试。如果仅仅因为孩子没有考满分,给孩子施加压力甚至失望,对孩子的自信心来说无疑是最具杀伤力的。
做最好的自己:家长会上,我曾批评过一些家长的错误观念,“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成绩永远不会满意,这是因为在内心深处,这些家长总把自己的孩子看成是天才,而没有把孩子看成是一个普通人。既然是天才,那每次考试都应该是满分,所以,家长永远对孩子表示失望。而这种失望对孩子的自信心来说无疑是最具杀伤力的。”
我在内心深处从来没有把女儿当作天才相反,我总是觉得他智商平平,夸张的说我甚至把它假想为弱智,当然这种假想只能深藏于心,因此这样一来他每次考试如果考得不好,都在我意想之中。本来我女儿就不是特别聪明吗?能考这个分数已经不错了,如果他考得不错,我会个额外惊喜哦,我女儿居然还考了七八十分,所以我一直对女儿都怀着一颗平常的心态,看他的学习可考试成绩。
但平时我在评价女儿时,总说他高智商,他是天才。因为我在夸他的同时,并没有放松对他学习态度的要求,只是用这种方法让他充满自信,而这种自信对于学习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大宝自从进入九年级后,学习状态不是很好,压力大,紧张恐惧,一直担心考不好。这或许是我长期担任九年级,给孩子一开始,就预告了一个紧张恐怖的氛围。
在这种情况下,女儿的心情比我还难过:“爸爸,我又没考好!”他会觉得非常对不起爸爸,我是这样对他说的:
“如果把中考当做山顶的话,那么你现在每次考试都是登一级台阶。只有你每次考试后能够真正找到失败的原因,这一级台阶你就登上去了。正是最后一次考试前的无数次考试,奠定了最后考试的胜利!如果从现在到中考有40次考试,那么前面39次的考试失败都是通向最后一次胜利的必经之路。”
向比自己优秀的同学学习当然是应该的,但别人有的优点是你永远学不会的,你就争取做最好的自己吧,包括考试成绩,在和优秀同学相比同时更应该和自己比,而这种比不是比分数更比经验或教训,无论考的好坏,只要能从中总结经验或汲取教训,这是最好的进步。
呵护好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时刻对学习充满信心。孩子的学习心态,远远比其学习成绩更为重要,学习成绩只是一时的荣耀,而是心态可以影响其长期的学习状况。
三、智慧应对青春期常见的挑战
每个孩子距离成功,只差一个关心他们的成人,每个孩子都需要一个成长的父母。据有关资料显示:儿童每天和父母待在一起的时间加起来大约有57分钟,而青少年每天和父母待在一起的时间加起来大约只有20分钟。恰恰在他们想要和我们多呆一会儿的时候,作为成人的我们反而在他们身上缩减了几乎2/3的时间。
可以这样的说,孩子和父母之间不可能不发生冲突,所以家长要有一颗平常心看待和孩子的矛盾和争吵,有我和儿女的战争看,只要家长能够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和孩子的冲突,那么很,那么孩子和家长双方都能够通过每一次冲突而获得进步,所谓和孩子一道成长,也体现于每一次和孩子发生冲突时所采取的态度之中。
请和孩子一起上网:随着网络的发展,现在我们每时每刻,和网络已经分不开。网络本身是中性的,他对人产生的积极或消极作用,全取决于上网者自身如何对待网络,好比一把菜刀,在厨师手里,它是用来切菜的,在歹徒手里它却可能被用来杀人,在绝望者手里,它还可以成为自杀的工具,这和刀本身没有关系,一切都有使用到的人决定。李老师主张积极干预,正确指导孩子上网。严格控制上网时间,带着任务上网,警惕网络危险,掌握网络安全规则。如,最好不向网上发送自己的照片,最好不要自己单独会见网友。
坦然的对孩子谈情说爱:早恋是一个让许多家长很头疼的问题,我觉得要处理好孩子早恋问题,前提是科学理智的看待青春期孩子的朦胧情感。少男少女对异性产生好感很是很自然的,我们要尊重孩子的精神世界,要了解他们身心变化,尤其重要的是不要把早恋与品德简单的划等号,生命到了这个季节必定会萌动一种期待和憧憬,这很正常。苏霍姆林斯基在《爱情的教育》中有这样论述:
爱的情感是衡量道德的最灵美,最精确的天平,这绝非言过其实。爱情是对人道主义的最严峻考试,我们应当从一个人的童年和少年时期起,就培养他去迎接这场考试。
友谊不等于是爱情,但友谊可以成为爱情的桥梁,爱情是一种特殊的友情。其特殊性表现在,友情无需顾及性别,而爱情对象是异性,而友情以理解为前期以互相帮助为特征,而爱情是以性爱为基础,以互相结合为目的。友人之间彼此尊重,互相切磋,长短优劣一目了然,恋人之间却彼此掩饰,互相美化,美好形象未必真实,友谊的最高境界是真诚,因此它不需要任何装饰与隐瞒,而热恋的青年往往情不自禁的把自己美好的一面展示个地方,同时不由自主的把对方理想化。
懂一点儿童心理学:现在家长对孩子身体健康,关注过度,对心理知识却一无所知,无法了解孩子的心理需要,对孩子的心理隐患也不知如何预防消除孩子的心理发展关键时期,一是儿童时期,二是青春期。在儿童期,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如何?对孩子的心理早期培养有重要意义。如果是在青春期中,父母不能帮孩子处理好一系列冲突,最容易使孩子发生各种心理障碍,这些应引起父母父母高度重视,因此要关心孩子身体健康,更应关注孩子的情感需要,在情感方面,孩子无论是分享快乐经历或者清楚糟糕的是见家长,都希望孩子保持心灵的沟通,让孩子从交流中得到正面的激励,家长应该成为孩子最信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