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与专业成长——再读《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心得

(2018-06-04 05:17:39)
标签:

阅读习惯

读写结合

专业规划

分类: 书香伴我成长

(此文前面博客已发布,此次应“名班主任工作室”要求稍作修改)

 阅读之美,美在感悟;阅读之美,美在温故知新。《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是两年前从京东上买的一本书。当时接触这本书源于书的题目,因为内心一直有一个疑问:怎样的读书才算最好的修行? 作者常生龙是河南武陟人,上海虹口区教育局局长心中更加好奇,一鼓作气读起来。这一读竟然发现这本书是一“微型书库”,作者阅读一本书生发个人思考和体会写成一篇文章,文章的后面附了数篇延伸阅读书目,使读者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瞭望远方”。今天再读仍有许多收获。重新审视梳理一下自己两年来的阅读生活,兼及读书与教师成长的关系等话题

一、成长无捷径  阅读很重要

作者在《名师成长之路》中所谓“大量地、广泛地、坚持不懈地阅读,是教师成长为名师的秘诀”。他转述张贵勇老师说:“其实,名师的成长没有捷径,无非是苏霍姆林斯基一直提倡并践行的阅读——反思——实践”。该书的作者常生龙,40岁那一年,也就是2005年,他获评特级教师殊荣。这个时候,他给自己确定了一个新的人生目标,每周看一本书,并撰写至少一篇3000字以上的读后感。从2006年到现在,他坚持了十二年时间。十二年来,他阅读了600多本书,写了300万字的读书笔记,201510月出版的《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20169月出版的《给教师的5把钥匙》2018年元月出版的《让教育更明亮》便是其中的精华。

作为特级教师又任教育局长,他持之以恒的读书精神和每周看一本并坚持写读后感的做法,让我很受启发,确切的说是很受4年前,从“新浪博客”上结识了常生龙先生,天天拜读他的博文,在作者的感染下,我坚持读书、写博文。 147月暑假开始撰写读书心得,是为了给上小学的女儿做个榜样。坚持一个月后,逐步觉得读书能让内心静下来、充实起来。然后就定时、定计划充分利用每晚810的时间,和女儿一起读书。如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艾德勒、范多伦的《如何阅读一本书》、朱永新的《新教育》、马克斯·范梅南的《教育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 等 ,相互监督、共同阅读把读后感上传到博客中,比较满意的会投稿给《灵宝教研》,16年上半年《灵宝教研》刊发了两篇读书心得,给了我和女儿莫大的鼓励。河南名师韩素静在《陪伴是最好的教育》说:每月拿出80元作为专项购书费,对于一个家庭来说,1000元改变不了家庭的生活质量,但如果多1000元的书呢?是否就会从家里再散发出一种别样的芳香。 让书香成为家的味道。

 读书的重要性很少有人怀疑,但大家抱怨工作太忙,抽不出时间来阅读。关于时间管理,有个著名的四象限理论,说人每天面临四种事:紧急又重要的、紧急但不重要的、重要但不紧急的、不重要也不紧急的。很多时候,正是“重要不紧急”的事儿,拉开了人和人之间的差距。

作者转述闫学老师的话说当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时,就不愁没有时间。阅读应像呼吸一样自然。朱永新曾说,晚上少看一点电视,翻几页书应该可以做到;节假日休息时,推掉一两个应酬,就有了整块时间;时间抓起来就是黄金,抓不起来就是流水。是的教师很忙,白天上班,晚上时间可以利用,晚上睡前读15-20分钟,每分钟读300——400字,一页书700900字,每天可以读10页。 睡前读几页书,伴着书香入睡,睡梦也带着甜蜜!当读书成为生活中的一种习惯之后,时间也就跟着出现了。

作者曾说写作是一种“再阅读”。读书时最愉快的感觉,是突然发现作者表达的某个思想我也有,但是他表达的非常好,引发我进一步思考,这是一种自我发现,是你本来已经有的东西被唤醒了,是最愉快,是最大的收获。如果你把阅读时被唤醒的东西表达出来,这就是写作了。

耐心与坚持读书成长的最好陪伴。书读多了,肚子里才有货。在需要表达时就不会感到“囊中羞涩”,也不会感到语言干瘪,缺少灵性!回想自己的2017年,读了31本书,写了23篇读后感 《读书引领学习 开智慧教育之门》20171230被省级媒体公众号“河南教师”采用。

写作与实践相随,与阅读同行,与思考为伴。知识只是奠定教师课堂教学的底气,而思考和写作却会给教师带来灵气,一个有底气和灵气的教师在课堂上才会大气,才会表现出教育机智。

二、读出真自我  奠定多元色

作者说:读书的过程,实际上是在两个方面不断探索的过程。一个方向是向外,不断地探索与自己生活工作相关的领域,建构起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另一个方向是向内,不断探索自己的内心,尝试正确地认识自己。

 读到一本好书,就如同邂逅一位伟大的老师。就像周国平在《论教育2·传承高贵》中说:阅读是与历史上的伟大灵魂交谈,借此把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占为己有”。 作者的《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和《给教师的5把钥匙》及《让教育更明亮》就属于这类好书。

 在作者的亲切鼓励、书籍引导下,养成了读书思考的习惯。读书心得先后四次在《灵宝教研》发表,也带动了家人和同事爱书、读书。 先后四次,在市初中化学教育教学研讨会上,分享自己的教育教学做法;17年暑期,在教研室、教师进修学校汇报、分享自己专业成长故事。特别是自己的叶雨新浪博客,20103一直坚持到现在。

 “一个人可以跑的更快,但一群人可以走的更远”。 20179月再次聘为“灵宝市初中化学教研中心组”成员;2017年元月20日加入“河南教师读书会”抱团读书、评为“年度优秀会员” 10月份入选“灵宝市名班主任工作室”核心成员201712月,成为工作室“爱上阅读”导师,带领全市300余名小学生进行线上线下阅读。

三、“五个一工程”——遇见更美的自己

只有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永远做升级版的教师。正如作者所说,经历了大学阶段的学习,取得了教师资格证书,迈上了教学的讲台,这些都仅仅说明你具备了从教的基本资质,要想成为一名学生喜爱的好教师,还需要你在教育教学的岗位上持续不断地修炼。

 今年的元月份,在“强红瑞名师工作室”第九期名师论坛《读书与成长》中,市一中强红瑞校长推荐自己专业成长的“五个一工程”很受启发,在强校长的影响下,制定了自己的“五个一工程”:

1、每日一修一练一运动每天读书15分钟,练字15分钟,跑步15分钟

日行万步路、夜读10页书。让身体、灵魂都在路上,让自己的心智更加成熟。

2、每周一文一思每周写2篇关于师生关系、高效课堂、家庭教育的文章。正如李镇西老师说,只读书不应用于工作实践,相当于“两脚书橱”。

3、每月一书一结每月至少读一本书、写一篇心得和月总结月小结可以复盘读书、写作的情况。

4、每期一学每期至少外出学习一次拓宽视野,在单位里面待久了,视野会局限性影响

5、每年一次专业成长讲座。参加讲座是最好的学习,可以督促、鼓励自己对以前的做法进行梳理和提升。

在这“五个一工程”中,坚持每天阅读是基础前提,“不停的思考”是核心,“不停地实践”关键,只有读的深入,才能做得精彩。“日子一天一天地走,书要一页一页地读。清风朗月水滴石穿,一年几年一辈子地读下去。就像微波,从内到外震荡着我们的心,徐徐地加热,精神分子的结构就改变了、成熟了,书的效力就凸显出来了。”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让我们都来读书吧,邂逅更美的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