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案例分析——远播老班智慧(一)

(2017-11-04 07:53:33)
标签:

畏惧集体生活

“棘手”学生

多疑自卑

他山之石

分类: 班主任工作

10月28日、29日,第六届河南最具智慧力班主任颁奖典礼暨“让班主任幸福成长”观摩研讨会在南阳市第十三中学举行。其中,候选班主任演讲、现场抽取案例解答,是核心环节,最受大家关注。


10月28日上午,24位第六届河南最具智慧力班主任候选人依次演讲,并随机抽取案例,进行解析,提出对策。


看到大屏幕上出示的案例,观摩活动的老师也都随即开始思考,并对候选班主任的解答做出自己的评判,会场上不断响起阵阵热烈的掌声。


从今天起,“河南教师”将连续三天公布案例,并提供候选班主任的现场解答文字版。爱学习的班主任可以收藏学习啦!


每一个案例都是真实的教育情境,每一个解答都是河南最具智慧力班主任教育理念、实践经验的高度凝练,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启发广大班主任的教育智慧,助添成长动力。




候选班主任现场抽取案例


案例1


晓晨是新升入七年级的学生。刚开学第一周,就有学生反映:她回寝室总是很晚,被生活老师和学生会记录多次,一周内扣除我们班好几分班级管理积分。


经过了解,发现她性格内向,总觉得班级里的同学欺负她,别人借她的洗发水,她都认为是别人强行用她的东西;回寝室晚是因为不敢进寝室。


她说,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就被父母送到学校外的午托机构,感觉自己被抛弃了一样。所以,总想回家,不想在学校寝室住宿。作为班主任,我该怎样帮助她认可学校制度、适应学校生活,按时回寝室休息,与学生良好交往呢?


命题人:滑县实验学校 康磊


第六届河南最具智慧力班主任张莹现场解答:



我在每次接手新生班级的时候,也遇到过这样的学生。案例中晓晨的情况是生活中缺少温暖的表现,尤其是小学阶段住校的孩子,最容易缺少内心安全感,形成敏感多疑的性格。我认为,可以用以下几种方式帮助晓晨:


1.做好家访工作。将晓晨在学校的状况和想法告知家长,建议家长利用节假日多一些亲子沟通和有效陪伴,比如外出旅游等。得到家长的支持,班级工作更方便开展。


2.要多组织班级活动。解决孩子心理问题的最好方法是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感受到被尊重,感受到别人的帮助,感受到集体的力量。一个活动少的班级,总是容易出问题的班级。班主任和班干部可以在一起商量,设计适合晓晨发挥特长的活动,让她能有更多的担当。


3.内向的孩子,面对自己信任的人时会敞开心扉。建议班主任试试笔谈,用书信的方式与她谈心,帮助她解开心结,多接触同学、融入集体。班主任还可以组织科任老师、生活老师参与的座谈会,将晓晨的情况告知大家,以便老师们在课堂上、生活中对晓晨多些关注,让她感受到大家的关爱。


4.如果以上方法收效不大,就考虑建议晓晨去看专业的心理医生,进行心理疏导,使其尽快走出心理阴影。



案例2


晓帆非常逆反,是一个“软硬不吃”、让老师感到棘手的孩子。他自控能力差,学习成绩差,生活习惯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偶尔还发出怪叫声,让大家发笑。有时课堂上老师管他,他不但不领情,还会制造点小麻烦令老师难堪。


他犯了错误就满肚子歪理,胡搅蛮缠。如果你不小心哪一句话说不好被他抓住把柄,他就上纲上线,班主任都拿他没办法。有一次他与家长发生冲突相持不下,拿起刀片在手腕上划了两下,鲜血顿时流了下来。家长慌了神儿,赶快把他送往医院。在这一次较量中,家长彻底败下阵来,凡事要陪着小心。面对这样的学生,您会怎么办?


命题人:驻马店市第一高中 张胜利


第六届河南最具智慧力班主任王鑫现场解答



第一,学生学习成绩不好没有关系,我们可以先暂时不谈学习,但一定要告诫孩子:你现在坐在班级里,就是班级一分子,就必须遵守班级规矩,否则就要受到相应的惩罚。


刚才的演讲中,我强调了立规矩的重要性。像扰乱纪律、顶撞老师这样的问题,班主任会经常遇到。所以,对于这类共性问题,我会在接班之初就立好规矩,并确保班里每个孩子都知晓。不同类型的问题、不同程度的问题对应不同的应对措施。出现问题,严格按照规矩执行即可。一定要让孩子明白,每次犯错,或大或小,都得承担相应的责任,而这个责任必须有层次性,不能每次都是写写保证,请请家长,走走形式,不痛不痒。不然这样的行为势必会出现第二次、第三次。等到第二个、第三个这样的孩子出现,班级就不好管理了。


第二,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不爱学习的孩子每个班都有,但并不代表他没有发光点,我可以慢慢去发掘他的优点。比如,校园活动丰富多彩,鼓励他多参加喜欢的活动,在活动找到自己的价值,帮助他把关注点放到正确的地方,而不是靠哗众取宠、破坏秩序来赢得关注。


第三,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孩子和父母的相处存在极大问题,甚至已经做出了极端行为,这就得引起重视了。这已经超出了班主任的能力范围,我需要及时地、如实地把情况汇报给年级,在学生处、教务处备案,这是对学校负责,也是在保护自己。一段时间内,我会多次和家长沟通,随时保持联系。我可能无法立即改变家长的教育方式,但我必须随时了解孩子近期的心理状态等,以免他再出现过激行为。




专家评委和1000多名参会老师认真倾听


案例3


我班有一女孩,内向、矜持、少言。看到她的孤独、落寞,我疼在心里。于是,我经常找她谈心,想让她融入班级,与班里其他的孩子融洽相处,享受属于她的快乐中学时光。


女孩终于向我敞开了心扉:她总是感觉别人不喜欢她,经常故意同她作对,就是谁不经意间看她一眼,她就觉得是想对她找茬,她会恨得咬牙切齿,可她又不敢怎么样,只有闷在心里,积聚着仇恨的力量。


我觉得这可能是一种心理疾病,需要向心理医生求助。可是,人们很避讳、很难面对心理疾病。请问,如何做能让女孩受到的伤害最低,或者坦然地去接受心理治疗或辅导?


命题人:开封市晨阳中学 宋玉敏


第六届河南最具智慧力班主任任云峰现场解答:



这是一个有“交往障碍”的学生,我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探寻化解之道:


其一,与学生平等对话,寻找突破点。可以在办公桌上准备些许咖啡和点心,自制邀请函,诚邀其来共享“午后茶时光”,聊聊生活,谈谈家庭。


其二,借力孩子家长,争取理解支持。可以家访,也可诚邀家长来校沟通交流。提议家长给孩子写一封信,主题是“夸夸咱孩子”,努力发现孩子更多的闪光点。


其三,用集体教育个体,温暖孩子心灵。发起“大家一起写赞语”活动,主题为“夸夸咱同学”,让这个孩子沐浴在大家真诚赞语的洗礼之中。再设计召开有关“指导人际交往”的系列主题班会,通过视频、演讲、辩论、集体生日会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孩子在活动中感受集体的温暖。


其实,任何一个教育事件都并非孤立地存在,我们所看到听到的现象往往只是冰山之一角,因而,只是期望通过一次谈心或活动就会一劳永逸的想法都是伪命题,是伪教育。


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要勇气,有担当,有智慧。


案例4


班上有个孩子是一个小儿麻痹症患者。我经常给同学们说,要帮助他和照顾他……


这个孩子跳街舞跳得特别好。可是,这一段儿时间,他经常揪女生的小辫子,打男生的黑拳,好多同学都被他欺负过。我与孩子家长沟通过多次,家长也教育孩子,但每次都说,孩子从小有病已经够可怜了,让我们老师和同学多“包容”些。他这个坏毛病还经常犯。


我很纠结:下次开班会的时候,我该怎么给同学们说继续帮助及宽容他?


命题人:扶沟县江南实验学校 康艳静


第六届河南最具智慧力班主任古巧利现场解答:



面对这种状况,我觉得仅靠开班会已经解决不了问题了,我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进行家访,与家长做好沟通,让家长淡化孩子身体的问题。明确告诉家长,孩子身体上已经有问题了,不能让孩子思想行为再有问题。恣意欺负别人说明思想行为有问题了,一味地要求别人宽容会害了孩子一辈子,宽是害,不是爱。让家长明白:以后出现类似的情况要淡化孩子身体的问题,就事论事。


二、做好与孩子的沟通工作,唤醒孩子的羞愧之心。著名作家、洛阳师范学院叶鹏教授说过一句话:世界上最美的颜色是孩子脸上的“羞色”。我会先表扬孩子:“你街舞跳得好,说明你十分能干,有能力把事情做好。把事情做好,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欺负别人只会让人讨厌。”然后给孩子一个拥抱,历数同学对他的帮助和宽容,让孩子体会同学对他的帮助和爱,再历数他对同学造成的伤害,让孩子在对比中对自己的行为有所反思,唤醒孩子的羞愧之心。有了羞愧之心,离改正错误就为期不远了。


三、利用班会做好其他孩子的工作,继续帮助他,同时不能纵容他的不良行为。在做其他孩子的工作时,让别的老师以补作业等之名把这个孩子支走。首先肯定班里的孩子们:你们对他的帮助、宽容,老师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以后在他因身体原因需要帮助时依然要伸出援助之手,当他再欺负你们时要给他讲道理,制止他的错误行为。当然,这种制止不是以牙还牙、睚眦必报。我始终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参会老师也开始思考案例提出的问题


案例5


我们班换了一位新数学老师。她工作很认真,性格上很强势,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常因学生上课坐姿不端正、两眼没有看黑板等小问题,就大发雷霆,罚站、把学生赶出教室等。学生动辄就会触犯“清规戒律”,让这位老师很恼火,认为学生是故意挑战她的权威,而越发严厉……


我常在学生面前讲这位老师的优点,对不理解老师的学生做思想工作,在家长面前说老师的好话,等等。但是,这位老师并不领情,总是在我面前抱怨说学生素质差、班风不好……面对这样的情况,我该怎么办?


命题人:安阳市殷都区许家沟乡北庄小学 闫付庆


第六届河南最具智慧力班主任马春霞现场解答



1.沟通交流,反思不足。班主任要耐心倾听搭班老师的牢骚,针对所反映的问题,查找原因。及时召开班会,让学生明白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并在班级中开展坐姿标兵、学习高效标兵等评比活动,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精神面貌,这样外塑形象,内强素质,相信搭班老师的课堂秩序有很大改观,她上课就会舒心很多。


2.尊重信任,善意提醒。作为班主任,要主动地多找科任老师交流,拉近距离。在高度赞扬其敬业精神的同时,委婉地提醒她更新教育观,改变不当的教育方法,如教育要严中有爱、批评中有尊重和激励,要对学生充满期待,等等。


3.夸老师,树形象。继续在学生中赞扬科任教师的优点,让学生觉得自己的老师是优秀的、是值得尊敬的,要让学生明白老师的严格也是一种爱和负责,提醒他们做一个理智、会尊敬别人的人。


4.夸学生,立自信:班主任还要不断向科任老师介绍本班学生的优良品质,改变老师对学生的偏见,并在适当的场合委婉地向她说明学生的一些意见,使其改正不足。


5.参与班级活动,激发工作热情:邀请搭班老师一起制订班规班纪,一起研究转化后进生的方法;邀请他多参与班级活动,与学生多接触,更多地了解学生。接触和了解多了,相互理解了,师生关系也会变得融洽。


聪明的班主任懂得调动各方面力量来共同管理班级。所以,对于“相对死板”的搭档,班主任要从容一些,轻松幽默地处理关系,而不是心生怨气,天天愁眉不展。



为精彩的解答喝彩!


案例6


班上有这么一个小女孩,看到别人有好东西总是偷去,说是自己的。我与家长沟通,家长留了钱给我,并告诉她需要买什么就从老师这里拿钱。几个回合下来,孩子还是一直偷拿别人的东西,抓到现行后,还总不承认。


家长也不再配合纠正孩子偷东西的毛病。我让其他同学多帮助帮助她、影响她,可是效果并不明显。请问对于这种情况,班主任应该怎么面对?


命题人:长葛市天硕学校 马君蕊


第六届河南最具智慧力班主任杨燕燕现场解答:



这是班主任经常遇到的问题,案例中的“偷”字很刺眼,我觉得改为“拿”更合适。


面对这种问题,不管不问与严加追究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个人认为,案例中的班主任要重视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


不信舆论重事实:头脑冷静,做好调查取证工作,不凭空想象,不主观臆断,不可偏听偏信。


处理引导有尊重:个别交流,不扩散,不声张,不在公开场合交流,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不能给孩子贴上“小偷”的标签。


改正错误重过程: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悔改。引导孩子把改错落实到行动上,送回物品并向他人道歉,接受惩罚,明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既往不咎看改变:不冷眼看待犯错误的孩子,寻找科学的、恰当的方式纠正不当行为,培养他诚实正直的品质。

家校配合找合力:多与家长沟通,寻找孩子犯错原因,引导家长重视该问题,双方配合,寻找多种方法、途径强化孩子的正当行为,给孩子以良好的教育和影响。


学生不良习惯和行为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的,一定有它的主客观原因。只要处理得当,引导得法,我相信:班内无贼!



志愿者一丝不苟,严格计票


案例7


在班级工作中,有一件让班主任十分头痛的事,那就是学生玩手机,他们用手机上网、聊天、玩微信、打游戏。为了上网他们可以整夜不睡,为了玩手机他们可以不做作业,为了省钱交电话费他们可以不吃饭……老师、家长都为这事犯愁。


请问,您是如何解决“手机”这个问题的?


选自河南最具智慧力班主任评选案例库


第六届河南最具智慧力班主任范琳琳现场解答



说实话,进入小学高年级后,我的班级也出现了这种情况:学生下课后躲在卫生间玩手机游戏,回到家里熬夜继续玩;有的在手机上阅读、浏览少儿不宜内容;用手机发微信使用不文明言语……老师、家长们采用各种强制方式进行管控,想尽办法与学生“斗智斗勇”。可学生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的思维与判断,一味地“堵”,反而激起了他们的好奇心、叛逆心,他们与家长、老师玩起了“各种智斗”。


我大胆化堵为疏:在班里举行辩论会,学生通过辩论了解使用手机的利与弊,明白沉迷电子游戏的危害以及手机依赖症的弊端;制订班级手机公约“三不两做到”。当学生明白了为什么要这样做后,他们就更愿意遵守。同时,班主任也要与家长达成“盟约”,取得他们的支持,让公约更具执行力。


之后,我们还开展了“我的手机是文明萌宠”活动,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比如,学校举行“小蜜蜂读书节”,我们班就开展了“我是优秀小拍客”活动;六年级举行“和童年告别之我是朗读者”活动时,孩子们用手机记录下活动的精彩瞬间与片段,制作成电子相册交流分享;在进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时,我们请优秀的小组使用手机查找资料提供给大家;班级“晨会策划项目组”的孩子们每天晚上8:00至8:30利用手机微信圈交流第二天的晨会安排……


老师们在引导学生如何使用手机的同时,更要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这样做、怎么做会更好——让学生成为管理自己的主人,争做最佳的自我!


上午的答辩结束,参会老师有秩序地投票


案例8


一个女生不爱学习,在班上基本是倒数前几名。但是在刚刚结束的月考中,考了第一名。按照她的实力和平时的学习态度,不可能考出这样的成绩。有同学偷偷告诉我:这个女生考试作弊。但在考场上,监考老师没有发现她作弊。


作为班主任,怎么设计与这个学生的谈话内容?怎么在班里谈论这件事情?


命题人:滑县半坡店镇第一初中 肖庆娜


第六届河南最具智慧力班主任杨晓辉现场解答


不管做什么,以不影响这名女生在班级其他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为前提。这样的孩子一般比较敏感,应与她多交流,取得她的信任,让她感觉到自己的行为得到了理解,从而能对教师敞开心扉。


关于谈话内容,应对她的进步予以肯定,表扬她的努力,并引导她说出实情,正视问题;举事例进行诚信教育,让她知晓诚信比成绩重要。


在与学生谈论此事时,我会说:我们都希望自己成绩优异、能力突出,得到老师、父母的表扬,赢得同学们的敬佩。但是总有你的努力得不到认可的时候,总有你的期望没有达成的时候,总有你的行为得不到父母、老师和同学认可的时候,那么怎么办呢?


这样,很自然地引导学生谈论诚信、谈论“美丽的错误”等。总之,既要保护学生自尊心,还要在班里引导正确舆论,树立良好风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