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听评课的意义和方法
(2017-01-11 09:06:56)
标签:
听后反思研究课 |
分类: 高效课堂 |
听评课有利于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有利于青年教师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教学经验,使自己能更快的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有利于良好教学风气的形成;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入,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听课时,要深刻理解讲课老师的良苦用心,注意观察每个环节的优点与不足。用欣赏的眼光和心态去感受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一举一动,并领悟其别具匠心的课堂设计。更值得我们去欣赏、去学习的是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对学生的尊重和赞赏。另外,听课还要多种感官并用,即:用眼观、用手记、用脑思。集中精力观察师生双边活动和板书的时机及设计的巧妙;观察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情况。记录时,文字要精炼简洁。这样我们才能节省时间,用心思考执教者的匠心所在。当然也可扼要的记下教师设计的重点突破,难点分散情况和学生的典型发言,教学中的亮点与失误等等。特别要多思,比如某个环节取得成功的原因何在?失败又是为什么?等等。并把这些简单记下来。
听课后要注意“换位思考”:这堂课要我来讲该怎么做?将讲课教师的设计与自己的构思进行对比,谁的教法对学生更合适,哪些地方值得我吸取和发扬?哪些不足可作为教训来避免?变为自己的经验积累下来。
听后反思。反思是评课的准备。执教者和听课者都要反思。大家都知道,教师的成长不仅仅需要经验,更需要反思,因为反思就是在总结经验。因此,观课后我们要做适当的课堂回放与反思(观课时要录像)。首先,回头看一次,并进行冷静的思考。思考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问题的处理是否得当。其次,可以尝试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特别要写出讲课中值得吸取和发扬的地方及取得成功的原因。更要写出不足之处,作为教训来避免。这是总结经验,优化提高教学水平,形成理论,指导以后教学实践的自我完善的过程。最后,可以上一节类似的研究课。这样我们才能把听课时学到的东西消化吸收,变为自己的经验积累下来。对于执教者来说自评就是反思。由上课反思到上研究课就是一个由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不断完善的过程。
评课体现讲课者与听课者的沟通与交流。不能把评课活动开成“评判会”和“表扬会”。其实评课活动是资源共享、共同提高、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活动。评课方法是自评与互评相结合。评课者要根据课堂实际对所授课进行全面评议,从设计意图;课堂结构;教学过程和方法;教学基本功;心理素质、应变能力;师生交流;课堂气氛;板书、思维与媒体运用的同步性;教学效果等方面认真分析课堂教学的得与失。综合集体智慧,提出改课的建议与要求。从而使执教者和听评课者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