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化课堂教学的优势在哪里
(2016-01-03 19:04:57)
标签:
因材而施教灵动而多样 |
分类: 化学课题研究 |
小班化教学及其背景 所谓"小班化教学",是指在缩小班级规模、压缩班级学生名额后,真正形成"以人为本"的教师与学生互为主体的"双主体"式的教学活动形式.它是与传统的大班(班级人数四五十人甚至六七十人)教学相对而言的.小班化教学是近几年来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新举措,是基础教育改革中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被称为教育领域的一场革命.小班化教学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他们将缩小班级规模作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一大关键;在法国,1981年学生在24名以下的班级占65.1%,1990年每班均不超过25名;在英国和日本,小学与初中每班人数不超过35人.由此可见,小班化教学是当今世界教育教学发展的方向,也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在我国,1996年上海率先开展小班化教学实验研究,北京、南京、天津、杭州等城市相继于此项研究工作.小班化教学以其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教育形式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个性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都起到了明显效果.
(一)关注每一位,体现平等性。少一半学生
(二)尊重差异性,因材而施教。小班化课堂教学一个大的特色,就是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使因材施教成为了可能。
大班教学由于人数过多,一个教师要面向五六十个学生,有的甚至更多,时空受到很大限制,要在这样的课堂上实施个别教育,是比较困难的。而小班化课堂,因为人数较少,教师可以做到对每个学生的基础、心理、个性爱好、特长、能力等情况都了如指掌。教师能及时发现他们的独特性。对于优等生鼓励他们冒尖、创造;对于那些不善发言,胆子小的学生,教学中可以给他们创造更多合适的发言机会,培养自信;对学习吃力的学生则加强对他们的个别辅导,耐心帮助,给他们充分的学习时间、更多的机会,对于不同性格的孩子采用不同的引导手段。
(三)张扬主体性,灵动而多样。在小班的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性能得到充分地发挥。因为人数少,每个学生都有了充分展示自我的时间与空间,在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引导下,学生表现出更为主动和积极,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面广,个性也更为鲜明,展现出一种开放的、动态的、多样的面貌,体现了小班课堂灵动的特征。课堂上他们或讨论交流、或表演展示、或动手实践、或各抒己见,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强化了学生的自主性,学生主动地学、生动活泼地学、和谐全面地发展,每个学生都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四)积极地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