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德育工作亮点

(2015-06-25 04:58:10)
标签:

养成教育

教师二十个好习惯

分类: 教育叙事

临近期末,迎接了一年一度的期末质量检测考核,让汇报德育工作的亮点及做法,简单归纳如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彰显文化育人。

举办了教师、学生两个层面的校园文化标语征集活动,全体师生人人参与,共评出优秀标语150多幅,并将这些优秀标语张贴在校园醒目位置:台阶、走廊、墙壁,更换学习行为习惯条幅12块,行为习惯台阶标语200余块。营造校园文化特色氛围,又提升了师生对养成教育、课堂改革的认识。

  (二)、突出行为习惯“六个导向,以确保养成教育实效开展

德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行为习惯培养要突出德育导向。

1.是进取导向。开展“手不离书”活动 2.是责任导向。开展“ 一米责任区”活动——在校园里,全体师生无论走到哪里,周围一米范围内,有责任进行卫生维护、有责任进行文明劝导、有责任进行公物保护、有责任进行扶弱互助……并且从师生两个层次建立“一米责任区”制度,纳入考核,以增强责任感,培养良好的习惯。班级事务“包干制”——班级事务每个学生都安排一项,并要对其负责,大到班级文化、小组划分、作业规范制定小到拖把悬挂、窗帘打结、粉笔盒管理等等都是如此。3.是礼让导向。凳子归位的习惯——下课了要将自己的凳子放在桌子下统一规定的位置。两分钟课前准备习惯——课前两分钟提示哨音响后,学生要提前进入教室准备学习用具,静坐调整情绪,做好上课准备。另外,还特别强调上下楼梯自行排队靠右行,见客人主动问好,微笑示意,使用文明用语等。4.是互助导向。开展“三个一”活动每个学生发放《朱阳二中公益劳动积分卡》,积分作为班级评选励志文明之星、学雷锋优秀个人、学生综合评价的依据。5.是勤俭导向。文明就餐——学生用餐时养成了自觉排队、在一米区外等待打饭的习惯,吃多少、打多少,倡导大家不剩饭剩菜。文明入座安静就餐习惯。要入座就餐, 不喧闹,不来回走动。树立榜样示范带动、将不按要求做得学生纳入班级量化管理考核等方式,本期增设学生干部执勤、加大考核力度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就餐习惯。6是品味导向。班级标准化建设 、宿舍个性化建设——宿舍布置除了做到物品摆放整齐、床铺整洁的良好习惯外,还倡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文化布置,学生自己制作、自己绘制、自己装扮,凸显创意,彰显个性。本期采取定时检查和不定时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督察并纳入班级量化考核。严格落实《朱阳二中生活教师考绩部分考核办法》为学生创造温馨、干净、舒适的生活环境。

(三)、突出养成教育“六门课程”——确保长效为根本

每天“三个一” 激发学生文明上进、有责任感的做好事,上了109节励志主题班会,使德育阵地的效果得以最大化的发挥;看了31部励志电影,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活动;举行了21次军事化汇操暨喊誓词展演,使学生深切体会到团队的力量和纪律所带来的震撼,组织了22届励志之星评选,树立身边榜样;策划举办了15次家长开放日活动,拓宽了家校联合的励志教育网络

四)突出教师二十个好习惯,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外,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在学校范筹内,当以教师最重要,教师是学生做人做学问的榜样。学校依据“好习惯从身边的优秀教师中来,总结提升后,在榜样的示范带动下,指导所有教师逐步向优秀靠近”。先要求全校优秀教师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感受谈谈优秀教师应具有那些良好的行为习惯,然后讨论制定了《朱阳二中优秀教师的20个习惯》。在实施中分为四个步骤: 1.本校优秀教师讨论总结的良好行为习惯。2.身边榜样报告会。3.人人解读20个良好行为习惯。

4.纳入评优、绩效考核,“外化于形,内化于心”。

(五)、倾力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阵地和教师队伍建设,开设健康教育课,每学期不少于9课时。

 每周一中午饭后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心理教师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增强自我教育能力。班主任加强后进生的思想转化教育工作,逐步提升心理辅导能力。依托学校心理咨询室,坚持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生心理健康咨询辅导活动, 促进广大中小学身心健康发展。

    李帅鑫老师撰写的心理健康教育案例获市一等奖

(六)全心全意做好教育帮扶工作

认亲代管,牵手同行。我校充分发挥党员干部、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成立教师帮扶队伍,与帮扶对象结成对子,每学期举行一次师生结对帮扶认亲仪式。帮扶教师给代管孩子都准备有礼品:水杯、书籍、运动鞋……还送上温馨的鼓励,并与学生深深拥抱,拉近了师生感情,让孩子体会到来自老师另一面的关爱。于此同时学校要求“代管家长”与孩子经常在一起交流、活动,要与家长经常通电话,每周要与孩子在一起吃一顿饭,每月给孩子写一封信,每期要进行一次家访。此外,我校还开展了学生手拉手结对帮扶活动,使帮扶对象在生活中多一个知己,学习上多一个帮手,同时加强帮扶培训工作,指导帮扶方法和内容,引导帮扶工作健康、持续发展。结对帮扶活动不仅让受助孩子得到了偏爱,也使参与帮扶师生内心得到净化,品德得到了提升。

长期系统化、序列化的养成教育和行为习惯培养使我校学生的展示出良好的精神面貌。九(3)班韩永强、八(5)班杨晓莹等10名学生被三门峡市评为“优秀学生” 灵宝市中小学蓝球比赛获得初中组第4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