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视频2: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好奇心
标签:
教育 |
分类: 脑育 |
刘学颂谈育脑方法(二)
孩子的自信心、好奇心和大脑神经的关系?
第二部分我想分享一下大脑到底有什么秘密,林老师到底发现了大脑有些什么样的本能是我们所不知道的?
第一、当外部信息进入我们大脑之后,在大脑里是什么样的结构?这个信息是经过什么样的流程从一个信息转化成一种感情、一种想法,最后是一种思考的方式,最后形成一个记忆,所以它是这样一个流程在我们大脑内部流转的。首先我们通过视觉、听觉、嗅觉五种感觉感知各种各样外界的信息,会进入我们的脑神经细胞。这个脑神经细胞接受了这些信息之后,它会把这个信息传递到下一个叫A10神经群的地方。
主持人殷智贤:A10是哪两个字?
刘学颂:A就是ABC的A,10就是7、8、9、10的10。A10神经群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对信息进行感情的判断,喜欢还是不喜欢,危险还是安全,有意思还是没意思,对这个进行感情的判断。当这个信息贴上感情的标签以后,就会进入下一个我们叫前叶头区,日语叫前头前叶。前头前叶主要是对事情进行理解和判断的部位,进入这个部位之后前头前叶对它作出理解和判断。带着前头前叶的理解和判断我们又会进入下一个流程,这个流程叫做自我报酬神经。所谓的自我报酬神经就是自己奖励自己,自己觉得自己很好,自己产生一种精神的鼓励。
主持人殷智贤:比如说自信心是不是就来自于这个区域的反馈?
刘学颂:对,自发性都会来自这个区域。所以在这里得到激励,觉得这个事情很好,这个事情让我很愉悦,自发心就会产生。然后进入下一个就是思考系统,思考系统大脑的学术语叫动态核心,这个动态核心它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就是帮助你把经过理解、判断的事物形成一个想法,形成独特的思考,属于你自己的想法。再往下流转就是把这个想法跟你迄今为止所经历的概念也好、想法也好进行对照,来判断它正确与否,生成自己的信念,这就是动态核心的第二部分。最后它要转到一个叫海马回的地方,海马回就是记忆中枢,它帮助你形成记忆。
当信息进入我们大脑的时候主要经过这7个部位,从感情到心情到想法最后生成记忆,是经过这7个部位形成我们最终的记忆和体验。
那么我们在培养孩子习惯的时候,就是要让这7个部位得到充分的锻炼,这是林老师讲的大脑的结构和流程。
第二点就是说大脑的本能。因为人的大脑里面有150亿个细胞神经,所以每一个细胞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它作为独立的生命体有什么样的本能呢?它想生存下去,这是任何生命体都有的特征。第二它想寻求伙伴。第三因为它要寻求伙伴,它需要得到更多的信息,所以它想知道、想了解。
主持人殷智贤:或者说可以叫做好奇心吗?
刘学颂:对好奇心。这是它的三个本能,想生存,想寻求同伴,想获取更多的信息,就是想知道、想了解,这是每个细胞都有的作为生命体的本能。而这么多细胞形成一个脑组织的时候,作为组织又产生了第二个层次的本能。就是因为它想生存,所以它有自我保护意识。第二个就是它有一个统一一贯性,因为它对所有接触的信息要判断对还是错,跟我迄今为止的经验是不是相符,这是有一个统一一贯性的本能。第三个本能因为它跟这么多脑细胞共生、共存的环境,所以它需要为他人做贡献才能够更好的生存下去。但实际上这是两层非常好的本能,如果他第二层的本能自我保护和统一一贯性过度发展的话,过分起作用的话就会跟第一层本能有矛盾。因为它想自我保护所以就会比较利己,就保护自己,牺牲别人,这个又不符合大家都有的想要生存的本能。如果它过于的统一一贯性的话,它就只认可自己,很顽固,不接受其他的伙伴、其他同伴的生存。所以大脑之所以可以长久生存,就是因为它还有第三层的本能,大脑本身的调整,就会让这两个本能更好地和谐生存。
主持人殷智贤:让那两个层次能够讲和。
刘学颂:就是要接纳不同、享受不同,共生共存。因为在自然界当中迄今为止现在还有100亿多种的生物体在自然界中存在,其中到现在为止灭绝的生物体大概有十几亿,而这些灭绝的生物体有一个最大的共通点,就是都跟周围的邻居、周围的环境无法共生共存,不能接受别人的不同,所以最终导致自己的灭绝。所以这就是大脑给我们的启示,一个是细胞本身的,还有作为组织的本能,同时让这两个本能更好地相辅相成,还有一个接纳不同、共生共存,互相认可对方不同的本能。这就是大脑三个层面的本能。
相关链接:
每周开心幸运大奖:开心的文具套装系列(价值100元)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