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歌唱的审美标准

(2010-04-05 18:14:58)
标签:

歌手大奖赛

文化

通常人们赞扬美好的歌声用“声音干净甜美,吐字清晰”来形容,这样也形成了一个时代的审美倾向,歌手们向着这个方向努力。可是在眼下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常说,太甜太腻了,他们喜欢更多变化具有个性的声音,以往的歌手们开始茫然,在二十一世纪求新求变的时代,如何定位审美方向,如何确立个性化的音色?大量的歌手正在尝试,部分的歌唱家们似乎也在保守的寻找。尝试中不成功的,害怕会失去原有的观众,又改回原样。总之,变化的趋势还在增长。但另一方面,音乐学院继续在制造“罐头”,重复又重复的声音大量流入电视媒体,必须要等到观众彻底翻胃了才会消失,谁知道有多久?歌手们并不担忧,他们创造的“产品”与艺术本无关系。我想,新的生命还没有长大,力量微弱。


2010年春天,又将是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了,“千人一声、千人一面、千人一衣”是否还将充斥着电视画面呢?

 

声乐比赛有打分标准,观众心中有喜欢的标准,我们歌者心中的标准是什么呢?

1 音色:

我认识自己自然的音色吗?当我在发声的时候,我真的感受到肌肉的变化吗?每一点的变化会有怎样的音色差别?

我们尝试唱一段新的旋律,用不同的音色唱,会怎样呢?如何在作品中选择音色呢?构思好音色运用之后,音乐的表达是否更细腻、流畅?

2 技术:

什么是好的演唱技术?能发高音?能唱高难度的作品?如果会根据音乐作品而选择用不同的技术来表达,我认为这是高级的。技术包含声音运用技术和音乐逻辑思维敏感度,如无理性的敏感,则无表达的章法,如不能灵活的运用发生技术,则不能更深的表达音乐。训练自己的技术绝不是单纯依赖声乐老师,要更多的敢于尝试、敢于打破自己的观念,更大程度的训练声音的可塑能力及对音符之间关系的感受和思考。一直要感受到自己的演唱能力在不断的延伸,技术不会到头。

3 表现力:

常有人会表扬某某演员的表演好,有台缘。表演就不止是音色好、技术高了,涵盖了身体部分,演唱技术会影响身体的状态,如果表达有障碍,身体也一样有别扭,如果在练习当中就养成身体语言也要感受音乐的习惯,不把唱与演分离,也不刻意表演,更多是用身体感受让后身体与声音同步表达音乐,这是对的路,会完整的表达作品,会真正的深入观众的心,自己也在音乐中得到满足,彼此都有很大的满足。

4 生命力:

很多走在演唱道路上的人在舞台上演唱,他们的演唱已没有了生命力。他们在过去的某时某刻曾达到了极高的演唱水准,观众为之欢呼,当这样的演唱在不断重复时,音乐生命就已经死亡了,人们只是在回忆时需要听到同样的歌曲。而原唱的歌手只是那个时代的符号。同行们,请不要躺在成功的梦里睡觉,生命在于运动,力量在于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千人一声
后一篇:独行侠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