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一声
(2010-04-05 17:51:19)
标签:
千人一声文化 |
千人一声:
“千人一声”已成为目前一个民族唱法的代名词,后面一定跟随着金氏或是中国音乐学院等名词。
1、千人一声的必然性
建立学院、建立声乐专业,也就建立了学习规则;考试、比赛皆以学校的这套规则为评判标准;学生一直按此标准学习。
2、多元唱法的同一性;
每种唱法都有其发声方法的规律和同一性。例如:藏族的嗖音、彝族的假声高腔、蒙族的乎麦……
但是,在院校里学不到这些唱法。
3、 民族唱法的来源;
学院的教师学习的是西洋唱法,在实践中,寻找到如何唱中国作品的一条路,便是“民族唱法”,真假混声为主。而学院也没有娉其他唱法的教师,学院就只以这一种演唱方法为标准,老师们都认为这是最为科学的唱法。无论学生是大嗓是小嗓、是汉族是藏族,全都向一种方法靠拢,地方向中央靠拢,全国统一。
因为只有专业院校毕业的学生才有资格当老师,所以老师交给我的,我又转手交给我的学生,如此的循环、重复,近亲繁殖,十几年间,中国“千人 一声”已经非常普遍了。
4、千人一声 的劣根性;
“千人一声、千人一面”是一种表象,因为歌手把“科学的声音”“美丽的外表”作为第一追求,忽略了音乐本身。加之,近年来,学院选择声乐学生非常重视外在形象,电视媒体也力推美女,晚会几乎都是假唱,歌手没有太多现场演唱的机会。这些都误导了学生和职业歌手的艺术理想,美的定义被扭曲得特别严重。即使现在很多歌手知道,也无从改变,已经有相当一部分民族唱法的歌手改唱通俗歌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