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彥斌:【连载】觉悟之路(11)

标签:
杂谈 |
这是一段真实的历史,孤单、寂寞,但又跌宕起伏、回味无穷。还原一段历史,批判一段历史。与其说这里批判的是自己,不如说扒光的是自己的灵魂。(红色部分为自我批判)这段历史来源于http://weibo.com/renyanbing2010,扒光批判的过程,本身就是对生命的顶礼。
【连载】觉悟之路(11)
下图为对应时间上证综合指数图:
点评(2012-3-27):从神的层面看,图1和图2没有本质的不同,但如果结合波浪理论的交替原则,这里的形的不同是有神韵的。如此看来,要想真正的有点“神识”,不多点经历是不可能有此境界的。
点评(2012-3-27):盘整背驰和趋势背驰从生死的角度看没有什么不同,但如果结合道氏理论就有区别了。一般而言,在确定的级别中,主要运动大多会形成趋势背驰,而次级别折返运动大多形成盘整背驰。
点评(2012-3-27):没有了人的“臭味”的时候,自然了。没有了希望也没有失望,这是最高的境界,看似木讷,实则富有。
点评(2012-3-27):这只是修行路上的第一步,如果为了修口而修口就是虚伪,发心为善才是根本。
点评(2012-3-27):流传的经典未必就是经典,过了就是执着,就是谬误。
点评(2012-3-27):自我反思的过程,就是远离喧嚣,找回真我的过程。
点评(2012-3-27):天地很简单,靠近简单就能伸手触天。简单的表象是孤独,孤独绝不是寂寞。孤独者拥有整个天空,是真正的富有者。寂寞者、人欲横流者拥有的只有自己,是真正的贫穷。
点评(2012-3-27):人绝大多数一生都在不由自主随着轮子奔跑着,而且乐在其中。
点评(2012-3-27):真的是无知者无畏呀,回头想想,觉悟的过程真的不容易。如果有那一天的到来,最值得回味的就是这一路的风景,这才是一生最珍贵的财富。
点评(2012-3-27):由于人的反应需要时间,同时人的气场不同,患与不患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混沌的市场用浑沌的思维分解,但分解后的小级别依旧有“患”之存在,这个“患”就是某级别的中阴、中枢震荡、生死之数的可变性等等,这就是需要佛舍得的情怀,用静(无为)来应对市场的随心所欲。市场是无招胜有招,你要用静来对之。
点评(2012-3-27):正是由于这个渐变的过程,我们才可以把握这个混沌的市场,渐变的过程,才产生了浑沌的思维,这也是见招拆招。
点评(2012-3-27):这里依旧是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结合波浪理论交替的原则和道氏理论的主要运动势和次级折返运动,这里对不同的生死之轮的数就有了一定的前瞻性。
点评(2012-3-27):这是典型的自欺欺人,还乐在其中。
点评(2012-3-27):只有把缠论能用自己的实践,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的时候,才算入门。
点评(2012-3-27):多美丽的画面,感受到的是无限的生机和当下的云卷云舒。
点评(2012-3-27):《达·芬奇密码》让我明白了人的愚痴,以及如何从愚痴中脱离。
点评(2012-3-27):这个视频我印象很深刻,不觉悟的生命本质上和她是一样的悲哀。
点评(2012-3-27):一个人如果不发心为善,他要走向地狱谁都拦不住的。
点评(2012-3-27):人不成,法何成?人成了,何需法!
点评(2012-3-27):寻找圣杯之旅就是成为孤独者之旅。
点评(2012-3-27):修为至此境界,或许如今让我们迷恋的股市到时候都懒得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