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任彥斌:【连载】觉悟之路(10)

(2012-03-26 18:37:13)
标签:

杂谈

这是一段真实的历史,孤单、寂寞,但又跌宕起伏、回味无穷。还原一段历史,批判一段历史。与其说这里批判的是自己,不如说扒光的是自己的灵魂。(红色部分为自我批判)这段历史来源于http://weibo.com/renyanbing2010,扒光批判的过程,本身就是对生命的顶礼。

 

【连载】觉悟之路(10

下图为对应时间上证综合指数图:

任彥斌:【连载】觉悟之路(10)

任彥斌:【连载】觉悟之路(10)

点评(2012-3-26):这里的结论是错误的。当时对同级别分解的原理没有真正的掌握,图中11-12很显然应该是三笔,但当时是根据次级别分解的,所以分解成了一笔,在这样的思维下自然期待新的30分钟级别的一笔上涨,其中不自觉的要求某级别的一笔应该是次级别的一个线段。同时从12开始的日线级别的下跌在30F级别中是5段下跌(这里是大概),当然的认识不深刻,原因在于对生死之数缺乏深度的认识。

1,在确定级别的趋势中,某级别的一笔不要求一定是次级别的线段,可以是次级别的一笔、次级别的三笔包含,或者次级别的一个线段。

2,某确定级别的生死之数是奇数(笔的数)。

3,混沌的股市,用浑沌的思维、用级别分解,分解后的市场依旧是混沌的,只是混沌的大小不同。比如30分钟级别的下跌5段后趋势背驰后,不一定马上转折,可以是中阴,因为生和死都不容易的,这里自然要用道佛的舍得的情怀。

4,一般来时,在某级别的趋势中,第一个中枢附近形成第三类买卖点的概率比较大(也可以是中枢的延伸),而第二个中枢附近形成第三类买卖点的概率就很小了,一般是中阴的形成过程。

任彥斌:【连载】觉悟之路(10)

点评(
2012-3-26):就30F级别分析这里有一定的道理,但很显然缺乏大的视野和角度。如果从日线级别分析,完全按照中枢分解,这里日线从3067点到现在只运行了4段,如果结合波浪理解为什么大多数日线的趋势是5浪的话,就会很轻松的得出破2307的观点,因为如果不破就有包含关系了。即使当时形成了包含关系,只是延缓了下跌的时间而已,因为日线生死之数没有完成,因为日线还没有出现背驰。

对任何当下的分析,都要用大的视野和角度,任何技术分析都有其侧重点,从某个方面揭示了当下市场的特征或本质,只有结合多种分析方法,从多角度看市场,才可能对市场看的更真切。

具体的细节可结合波浪的浪形、交替原则、均线系统、形态分析、K线分析,大小级别综合考虑。

任彥斌:【连载】觉悟之路(10)

点评(
2012-3-26):现在再看这些,看到是的生死的数与神,只有真正的理解了神,再理解形或数的东西会更深刻。在深刻的把握了生死之后,将两种分解方法结合使用,看起来更清晰。

任彥斌:【连载】觉悟之路(10)

点评(
2012-3-26):这个30分钟的下跌趋势,如果结合均线系统和波浪理论的交替原则更清晰。其中的34如果严格按照中枢分解,这里的交替原则是很明显的。

任彥斌:【连载】觉悟之路(10)

点评(
2012-3-26):市场是混沌的,如果没有对神韵的把握,对波浪理论为什么大概率是5浪的深刻理解,这里出现错误的判断的概率是很大的。

由此看来,缠论也只是一种技术分析方法,要结合波浪理论、形态分析,均线系统、反身性理论、K线分析等其它的技术分析方法,这样才不至于盲人摸象。

任彥斌:【连载】觉悟之路(10)

点评(
2012-3-26):走势必完美有两层含义:一是小轮子是大轮子的组成部分,二是小轮子也要结束生死。总之走势必完美,就是生了必然要死,死了必然要生。

任彥斌:【连载】觉悟之路(10)

点评(
2012-3-26):这里看起来很简单,但要能灵活自如的运用并不是很容易的,只有从缠中说禅到禅中说缠,才能真正的把握其精髓。

任彥斌:【连载】觉悟之路(10)


点评(
2012-3-26):这里的理解是很正确的,分解只是用浑沌的思想分解混沌的方法。

任彥斌:【连载】觉悟之路(10)

点评(
2012-3-26):当时对生死之数缺乏深刻的理解,自然被有可能的小级别的背驰也可引发转折迷失了双眼。

任彥斌:【连载】觉悟之路(10)

点评(
2012-3-26):从3开始的下跌趋势,这里的交替的原则很清晰。

任彥斌:【连载】觉悟之路(10)

点评(
2012-3-26):这里之所以当时比较混沌,是由于没有真正的理解中枢震荡、中枢延伸、中阴、交替原则;这里69的震荡是反复的,如果结合该级别的均线分析,则相当的清晰明了。

任彥斌:【连载】觉悟之路(10)


点评(
2012-3-26):没有把握生死本质,生死之数,数之神韵的情况下,理解的缠论就是这样的,这是典型就数而数,就形而形;结果自然是从数到输,被形而刑。

任彥斌:【连载】觉悟之路(10)

点评(
2012-3-26):这里的分析是很前瞻的,但对67的简单化没有体现出交替的原则。

任彥斌:【连载】觉悟之路(10)

点评(
2012-3-26):日线主跌的一笔,在30分钟级别下跌趋势中的数是惊人的(这个数比较大),但总归是奇数。这里要想相对准确的把握其中数之神韵,需要结合大级别中所处的数的位置分析。同时还要结合均线系统,甚至箱体理论的支撑阻力分析。

如果这里结合两种方法综合使用来分解就简单了,这样分解后其实在2600点附近就是一个中枢震荡的过程,之后形成了这个中枢的第三类卖点,大概是2452点,然后再跌一笔就形成了趋势的背驰,大的轮廓该级别依旧可用波浪理论分析,中枢震荡的过程就是二浪反弹的过程,形成三卖的向上一笔可理解成四浪反弹,这里还可看到交替的原则。

任彥斌:【连载】觉悟之路(10)

点评(
2012-3-26):这里很显然对背驰不等于转折,可以是中阴,理解的不够深刻,同时分解的笔比较含糊。

任彥斌:【连载】觉悟之路(10)

点评(
2012-3-26):现在看来,之所以有包含关系,是由于投资者的心里造成的,也就是包含关系是交替原则的具体表现形成。这要结合当时的30F级别看比较清晰。

任彥斌:【连载】觉悟之路(10)

点评(
2012-3-26):这里是觉悟的开始。

任彥斌:【连载】觉悟之路(10)

点评(
2012-3-26):这里的理解虽然有牵强,但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我感觉自己一下子轻松了很多,这是从形到神的开始,这是我一生的记忆,那个周末海边的太阳照亮了我新的人生。

任彥斌:【连载】觉悟之路(10)

点评(
2012-3-26):这里理解的比较深刻了,但现在看来也不全面,因为即使趋势背驰后也可有中阴,而不是直接的转折。

任彥斌:【连载】觉悟之路(10)

点评(
2012-3-26):一个男人要把自己酿造的淡之又淡,需要一生的修行,而且还要有一定的机缘。

任彥斌:【连载】觉悟之路(10)

点评(
2012-3-26):现在看来,不用这么复杂,只要当成中枢的延伸处理就行,当人结合均线分析更清晰。

任彥斌:【连载】觉悟之路(10)

点评(
2012-3-26):当时的确难缠了一段时间,实际上理解了分解只是用浑沌的思维分解混沌的方法,一切就简单了。

任彥斌:【连载】觉悟之路(10)

点评(
2012-3-26):现在看来,从这里就可得出,某级别的一笔不要求次级别一定是线段,也可以是次级别的一笔。只要真的有了神韵,理解这些就很清楚了,而且可以发挥。

任彥斌:【连载】觉悟之路(10)

点评(
2012-3-26):这里的理解是很重要的,之后从破坏引申到了生死的层面,这就是从形到神的过程。

任彥斌:【连载】觉悟之路(10)

点评(
2012-3-26):这首歌唱出了神韵,引发了大家的共鸣。

任彥斌:【连载】觉悟之路(10)

点评(
2012-3-26):这里的盘整背驰不能说明什么,现在看到这个我就想到了交替原则,也就是对这个中枢形成三卖后应该至少还有三段下跌,也就是5F级别中的下跌5浪。

任彥斌:【连载】觉悟之路(10)

点评(
2012-3-26):开始了易经的研究 ,从中体会生死之轮的渐变过程和生死之轮的级别,这里不仅有神,更有生死过程之形或数,这个数就是波浪中的浪、缠论的盘整或趋势、索罗斯反身性理论的本质就是趋势的自强化过程——也是数也,等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