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何时才能打破横盘的僵局?

(2010-06-24 17:04:19)
标签:

财经

证券

变盘

均线

大盘

股票

分类: 趋势跟踪

    资本市场有一个传统的说法:“五穷六绝七翻身”,这一现象很可能会在目前的A股市场中被验证。目前上证综指5日均线的位置在2564点,在今天上午股市在线的《老任视野》节目《谨防这个点的破位》中,我们明确指出要密切关注2560点,同时中期我们建议投资者关注20日均线的位置,目前20日均线的位置在2576点,根据扣小加大的原则,今天的20日均线位置参考的是“5.24”的最高点,未来几个交易日内如果股指不能站上“5.24”的收盘点位2673点,20日均线就不会走强,大盘也就会受到20日均线的压迫。

 

    最近大盘已经连续横盘,短期可能仍会反复窄幅震荡。从最近三天上证综指的分时走势来分析,前天的支撑位置在2570点,昨天失守这一点位之后,虽然随后曾经有过突破但最高仅见到2593点,但根本没有碰到前天的高点2598点,而且低点一个比一个低,今天的收盘点位正好收在前期重要的支撑位置,目前来看,阻力支撑位置正在发生轮换。根据技术分析,一个真正上涨趋势的形成,无论是中期还是短期,其高点应该一个比一个高,应该呈现“金字塔”式的叠加,而不能出现“倒金字塔”,短期来看,2560点附近正好是前期支撑位置,目前已经变成了阻力位置,短期很可能大盘依然会处于弱势窄幅震荡的格局,最终选择一种方向性的突破。

 

    既然如此,大盘究竟会如何选择方向?这一重要的时间窗口又是什么?目前市场波动的幅度越来越窄,这往往预示着变盘,而且变盘的时机可能会很快来临,这个变盘的契机到底是什么?是农行上市吗?没错,就是农行的上市,但是从目前市场的表现来看,很可能等不到农行的上市日,只要农行IPO顺利完成,网上网下申购顺利完成,大概在7月6日附近市场很可能就会选择变盘。

 

    前期我们把本轮调整行情中“5.24”的反弹和2008年“4.24”反弹行情相比,它们的性质相似,2008年“4.24”之后大盘横盘至6月6日,6月10日以跳空中阴线的方式向下破位,宣告新一轮下跌行情的开始。目前的市场农行申购完成之日大概在7月6日,从我们对短期、中期均线系统的分析来看,只要大盘目前的点位没有站上2673点,20日均线就会向下运行,对指数形成压制。同时从消息面来分析,目前市场还有什么重磅利好来支撑大盘突破2600点?2600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临界点,但是之前大盘携“人民币升值”、“小QFII”等重磅利好都没有成功突破,更何况目前还面临农行上市等利空因素的影响,可见,大盘短期向上突破的难度非常之大,未来大盘要选择方向性的突破,向下的概率最大。当然我们的判断必须要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大盘没有突破2600点,至少目前大盘依然在2600点的下方运行,在这种前提下,大盘如果要变盘,向下的概率最大,而大盘变盘的契机很可能就是农行的上市。

 

    对于投资者而言,防范风险仍要放在首位,短期来看,只要上证综指的5日均线失守,将很难避免新一轮的下跌,但是失守5日均线并不等于市场彻底的击穿,判断市场彻底击穿的参考点位应该在2500点,目前2500点距离今天的收盘点位2566点仅有60多点的范围,相信以一周的时间来消化这60多点应该是绰绰有余。

 

    就操作而言,短期我们要关注5日均线的位置,2560点,最保守也要关注2550点,一旦大盘向下击穿2550点,新一轮的下跌将无法避免,如果你要真正等待大盘破位,击穿2500点,你很可能会丧失较好的逃命机会,2008年的历史就是最好的教训,所以,我们要提前防范风险,避免2008年6月10日跳空向下中阴线的悲剧再度发生。

 

    另:为了感谢投资者长期以来对我们节目的关注,我们提供《决策第一线》天玑版一个月的免费试用作为礼物回馈给大家。所谓《决策第一线》是由重金打造的一份职业投资者决策内参,里面汇聚了每天最新的业内消息的解读;还未公开的上市公司调研资料;最新的潜在行业和概念板块信息;业内私募最看好的股票池以及短线最具操作价值的金股!希望能为诸位投资者起到实际意义上的帮助!需要的投资者也可来电400-1181-400免费索取账号,也可免费咨询个股的资金流向和操作策略,祝投资顺利。

 

    点击进入本期趋势跟踪节目视频http://video.sina.com.cn/v/b/34575082-1294051161.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