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胚胎工程教学设计和反思
标签:
转载 |
近期,我在学校公开周进行了《胚胎工程》教学,根据现今的基于核心素养框架下的课堂教学落实就应该紧紧围绕四个高中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设计强调单元设计和课时设计。通过整个课堂教学实践,也摸索出了选修课程教学的一点点思路,有以下几点体会值得反思。
一、教学设计的新颖化
除了以往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和策略等,还需要有二方面新颖的教学设计。
有单元学习内容的设计,即细胞工程通过细胞水平上的操作,获得有用的生物体或其产品。
有评价目标的设计,即评价目标:生命观念水平三:能运用生物学原理解释生命现象;科学思维水平三:运用给定的情境,选择文字和模型等方式进行表达并阐明内涵;科学探究水平二:与他人合作完成探究,以口头或书面方式与他人展开交流;社会责任水平二:知道生物学热点,关注生物学技术在生产生活的应用。
二、教学过程的情境化和任务驱动法
我在教学设计中,给出适合教学的情境,进行任务驱动。情境的提供方式分别是科学史(不育症的出现,试管婴儿的诞生记)和视频(汗血马有关的介绍)。
任务一:试管婴儿产生过程。
情境:不育症的出现,试管婴儿诞生(国外和国内的第一例)。
思考1:试管婴儿的诞生需要胚胎工程哪些生物技术的支持?
思考2:在胚胎移植时对供体和受体有何要求?移植的是什么时期的胚胎?移植到哪里?
在上述思考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学习,分享交流:
阅读教材P47-49,用箭头和文字画出试管婴儿产生的流程图。
设计意图:通过个人的自主学习,结合多种技术的运用,综合完成流程图。
任务二:优良种畜快速繁殖方案设计。
情境:土库曼斯坦赠送的汗血马,包括分别赠送给三代领导人的汗血马(都是雄性)。
小组合作讨论(个人自主学习有点困难),解决实际问题:
阅读教材P47-52,如何通过胚胎工程技术快速繁殖汗血马?用文字表述实验思路。
设计意思:通过实验思路的撰写,了解种马的选择(雌性选择多头血统接近的阿拉伯马),技术的运用(体外受精技术、胚胎体外培养技术、胚胎移植技术、胚胎分割技术),成果的获得。
上述的学习成果需要现代信息技术同屏展示,学生相互评价,提高学习效率,设计中可能会出现胚胎核移植技术的运用,需要必要的肯定。
三、课外作业的拓展
课外活动:胚胎干细胞研究进展资料的搜集。
总之,通过上述设计和教学,既落实上了单元和课时目标,也落实了四个核心素养,关键是学生进行了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从课后的习题准确率来看,比较高,说明选修课的教学设计也需要进行精准的设计。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