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预测命题的方向-读吴成军老师的文章有感
标签:
转载 |
试题研究:离选考还有20多天,试题的预测是老师们需要思考的问题,现在的模拟试题琳琅满目,有的试题根本不符合检测目标的,根本不是从立意的角度去考试,而是从变相选拔角度去考,怎么让学生回答不出,拿不到满分,从而可以赋分。今天看了人教社吴成军老师的文章《在高考中如何考查“生物学核心素养”》,还是有一定启发,教师应该以不变应万变,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准备肯定会有一定的效果。
一、命题的总方向
考查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是高考生物命题的目标,高考生物试题要针对生命观念、科学探究、科学思维和社会责任等生物学核心素养命制试题,体现立德树人的国家意志。
在命题技术上尽量创设真实的试题情境,设置合理的问题任务,考查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生物学专业语言体系是生物学的独有特色,要针对性地命制试题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
二、试题的具体体现
1、考查重要概念,渗透生命观念
生物学是由一系列重要的事实、概念(包括原理、定律、规律)所组成的认知结论和认识过程,学习生物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建构重要概念,形成一系列的生命观念。因此,高考生物试题以重要概念为载体,考查学生的生命观念就成为必然选择。
生命观念主要包括:生命的物质观、结构与功能观、系统观、能量观、信息观、稳态与调节观、遗传与变异观、进化与适应观、生态观等。每个观念都有丰富的内涵,分别由一系列的重要概念作为支撑。
2、重视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的考查
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的考查常常结合在一起,在科学探究中考查学生的科学思维,是常考的方式。考查基于逻辑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和预期的能力;探究步骤的设计和评估能力;对科学方法的运用能力;对探究结果的分析和评估能力,等等。
“假说-演绎”法在孟德尔形成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以及摩尔根的果蝇实验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考查学生的“假说-演绎”的科学思维方法和水平是高考生物的重要考查内容。
遗传题的这种考查方式,把考查重点放在遗传定律的形成过程、科学思维方法的理解、运用以及设计实验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探究能力上,改变了以遗传概率计算为重点的考查思路,较好地促进了教学中重视遗传定律的形成过程,以及其中的科学思维方法,有力地推动了重科学探究、重科学思维的课堂教学观念的转变。
3、体现社会责任,渗透家国情怀
社会责任是作为一个社会人所必须遵守和执行的一整套行为思想和行为规则。社会责任要求学生参与社会事务的讨论,能够作出理性解释和判断,并具备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社会责任要求具有高度的家国情怀,关心国家发展,具有公民意识、民族自豪感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等等。
高考试题在考查学生生态观的同时,也渗透考查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用所学过的知识关注社会问题,关注公民的健康,并提出科学的解决办法,这就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能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