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关注“全球胜任力”
标签:
转载 |
全球胜任力评估框架
这两天,PISA2015成绩的颁布,成了各方关注讨论的热点,如何看待四省市的成绩和表现,大家也众说纷纭,各有观点。在2015年的测试成绩公布之后,2018年的PISA测试很快就会启动,在下一次的测试中,会有什么新的能力或素养会被OECD所看中呢?
最近,OECD(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宣布,正考虑在2018年的 PISA 测试中增加一项全新的评估!这项评估就是——“全球胜任力”(Global competence)!
一、“全球胜任力”的三大维度
在 OECD 发布的阶段性工作文件《为了一个包容世界的全球胜任力》中,全球胜任力被定义为,“从多个角度批判地分析全球和跨文化议题的能力;理解差异是如何影响观念、判断,以及对自我和他人的认知的能力;在尊重人类尊严的基础上,与不同背景的他人进行开放、适宜、有效的互动的能力”。
根据该定义,全球胜任力是一个有着多重维度的学习领域,包含了知识与理解力、技能、态度这三个维度。
知识与理解力
该维度代表了个体为应对全球化和跨文化冲突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所需要具备的知识与理解力。
技能
该维度指的是个体为达到某一特定目标,进行复杂且有组织的思考或者行为的能力。
全球胜任力对多种技能提出要求,包括:用超过一种语言进行交流;与来自其他文化或国家的人们进行恰当且有效的沟通;理解他人的想法、信仰和感受,并能从他们的视角来看待世界;为适应新的背景和情境,调整自己的想法、感受或行为;批判地分析和思考,以仔细检查和评估信息与意义。
态度
该维度指的是个体面对一个物体(比如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组织、一件事、一种行为、一个象征等)采用的心态。
全球胜任力要求面对来自其他文化或国家的人要有一种开放的态度,对文化上的 差异有一种尊重的态度,一种全球的意识,以及对自己的行为有一种负责的态度。
态度本身可以围绕着价值观建构。价值观指的是个体对人生的奋斗目标所持的一种信念。在全球胜任力框架下,珍视人类尊严和珍视文化多元性,被视为个体处理关于他人和世界的信息的关键“过滤器”。
二、PISA测试的着力点
尽管全球胜任力明显有很多组成部分,但上述文件透露,第一次 PISA 测试将主要关注认知的部分,即知识与理解力,以及可以用认知量表评级的分析性与批判性思考技能;另外也将通过学生问卷收集一些数据,这些数据也能提供一些技能和态度方面的信息。
因此,对全球议题的知识与理解力、跨文化知识和理解力、分析性与批判性思考这三项,将成为 PISA2018 全球胜任力评估的重点考察内容。
具体来看,对全球议题的知识与理解力指的是对超越国家边界的最重要议题(比如气候变化、移民问题、贫困问题)的熟悉程度,以及对全球范围的议题、趋势和体系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能力。
跨文化知识和理解力指的是对跨文化互动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涉及关于自身文化、他人文化和文化间异同点等方面的知识。
分析性思考指的是利用一种有逻辑的、系统的、连续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包括解读一个文本中每一个元素的意义,审查元素间的关系以识别联系和差异的能力。
批判性思考技能则被用于评估任何材料的价值、真实性和可靠性。将批判性思考运用于全球或跨文化问题,要求个体意识到一个人的设想可能对评估的过程产生影响,并认识到一个人的信念和判断总是取决并依赖于他的文化背景和文化视角。
(资料来源:《上海教育-环球教育时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