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备(听)课本成为一种随时培训,让推门听课活动成为一种随堂调研

(2012-11-22 11:31:16)
标签:

杂谈

分类: 管理偶得

让备(听)课本成为一种随时培训

让推门听课活动成为一种随堂调研

苍南县教育局教研室

本学期,我们继续贯彻落实“教研工作的生命力在于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这一教研工作方针,以“唤醒底层,推动中间,培养尖端”为策略,以“传播理念,专业引领,推广经验”为途径,认真关注普通教师的课前准备、常态课堂和教研能力,不断扩大专业引领面。具体有以下两个做法:

一、备(听)课本:从“变脸”到“变心”

目前开展的大多数教研活动只是让部分骨干教师参与,更多的普通教师或缺乏机会,或缺乏积极性,得不到应有的培训与指导。然而,教育大树的枝繁叶茂不仅需要拔尖的优秀教师,更需要位于“塔基”的普通教师。为了让专业引领能够惠及到广大教师,我们把每个教师都需要使用的《教学预设记录本》(备课本)、《观课议课记录本》(听课本)以及《校本教研活动手册》统一印制,进行了全新的专业化设计,改变了以往一成不变的样式,把新的教学理念与实用的教学要领渗透在备课、听课本的纸张上。

比如,我们分别把《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教学案例、课例写作要领》、《有效教学十种行为表现》、《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些陋习》、《单元教学、试卷分析课教学设计方案样本》、《教育教学哲思》《观课议课视点向导》《李响课堂主要特征》、《课堂教学评价表》、《议课的八个关注点》等内容印制在教师使用的备课、听课等记录本上,在每一页的“页眉和页脚”都印有“教学智慧语录”。老师们在使用时会有意无意地注意到这些教学理念,不知不觉地泽润到自己的教学行为。可以说,备课本、听课本、校本教研手册等记录本不仅是一种工作记录本,更是一种工作指导手册与培训资料。

又如,我们对备(听)课本的格式作了一些改良,在《教学预设记录本》中去除了以往一些可有可无,不写自知的陈旧繁琐版块,增设了“课堂教学三个核心设计”版块(核心提问、核心练习或作业、核心板书),这三个“核心”,直接指向课堂的核心内容,凸显教学的核心价值,强调一课一得,强调过程简明,强调突出中心,不贪多求全,不旁枝逸出,不随意拓展,促使教师在备课时,能站在课堂成效的角度去思考教学程序,明明白白地教,简简单单地教,实实在在的教,确保课堂教学任务的有效落实。

通过使用这些记录本,广大教师能经常性、潜移默化地受到先进理念的洗礼与熏陶,在工作中得到无声的培训与有效的指导。实践证明,此项教研行动具有基础性、普及性作用,横向到面(每一个学科),纵向到底(每一个教师),充分发挥了传播理念、专业引领的作用,达到了从“变脸”到“变心”的效果。

二、推门听课:从“推门”到“推脑”

“走进课堂做研究”是教研工作的本色。指导教学、培养教师、开展教研首先要基于了解教师、观察教学、发现问题之上。另外,得到教研员的关注是促进教师个人专业成长的一种动力。然而,并不是每一位教师都能经常得到教研员的关注与指导,更多的教师在更多的时候是在默默地耕耘在自己的课堂、原生态的课堂,很少有与教研员面对面的交流,请教教学问题的机会。因此,近年来我们坚持每周开展推门听课活动,意在让教研员走进课堂,走近教师,了解教研,理解教育,破解教学,努力让教学指导惠及更多普通教师群体,让推门听课成为“推脑子”的活动,推开封闭的教室之门,激活波澜不惊的教学大脑,推动自身的教学行为的改进,达到了“启迪思维,启发思考,启示行为”的目的。

我们把推门听课活动作为一种随堂调研,也作为一种临时性的教学常规检查活动。每到一所学校,深入课堂、深度调研、深化教研,除了听随堂课,我们还抽查备课(作业)本,进行师生访谈,并深入教师办公室,认真了解学校课程设置、教学管理、校本教研活动与教师专业发展等情况,最后还给学校领导进行集体反馈。几年的工作实践表明,推门听课活动发挥了传播理念、专业引领、发现典型、推广经验等作用,并切实为学校、教师办实事,及时解决了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