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温州市高中化学教研员暨中化会常务理事会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学感悟 |
记温州市高中化学教研员暨中化会常务理事会
2月18日,温州市高中化学教研员暨中化会常务理事会议在永嘉上塘中学召开。本人先后听取了两节常态化的高三化学专题复习课,课后分别听取开课教师永嘉上塘中学徐更曾、永嘉二中周晓亚老师的说课,听取平阳十一中校长高树浪、瓯海中学特级教师蒋雨华的点评,颇受启发。
首先,这是两节常态课,没有任何的修饰和包装,他们分别立足于温州市一模考试中学生暴露出的问题和有机化学第一轮系统复习的特点分别开设《有机推断题解题方法》《有关烯烃、卤代烃和醇为核心有机题解题要领》的观摩课,紧扣市一模考试质量分析会议的主题,具有一定的导向和启发作用。他们的教学设计思路清晰,解题策略得当,学生相对受益面较为广泛,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获得提高。
其次,这两节课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又存在较大差别。主要原因在于开课教师的设计理念上的差别。第一节课教师的理念是高三复习要讲究课堂的高容量、大密度,所以他依托“以教论学”的思想来组织课堂教学,导致课堂沉闷,学生参与面不广;第二节课教师的理念则是基于有机化学的第一轮复习,要实现知识的结构化、系统化,要让学生打牢基础,于是她采用“以学论教”的思想来设计,时时处处体现学生的“学”,课堂氛围浓厚。可见,不同的教学思想和理念,在课堂上所反映出来的效果也迥然不同。
平阳十一中校长高树浪在点评第一节课时,强调三点意见,非常形象,意义也深刻:(1)给课堂撒点“盐”,要构建转化图,强化形象记忆,注重变式训练;(2)要给课堂加点“味精”,要渗透学科思想方法,要舍得花时间做好铺垫,注意教学的有效性;(3)要给课堂加些“调料”,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循序渐进,关注细节,提高实效性。高校长的发言非常风趣、形象,对与会老师有较大的启发。
下午,驱车到永嘉楠溪江表山景区参加温州市高中化学教研员暨中化会常务理事会,听取市高中化学教研员郑肖文关于2011年全市高中化学教师培训计划及教师基本功比赛、学生竞赛、论文评比活动的布置。同时,讨论制定了2011年温州市第八届中化会2011年度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