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手、啃指甲...强迫性皮肤剥离症?小动作背后隐藏的是负面情绪

标签:
江西焦虑症治疗江西心理咨询江西抑郁症治疗南昌青少年心理南昌心理咨询 |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看见有人不自觉地抠手、啃指甲。很多人表示,虽然知道这种习惯很不好,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即使把手抠出血还是停不下来。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抠手是不是一种病呢?
负面情绪的外在表现
很多网友分享说,从小就形成了用抠手来缓解焦虑的习惯,一直持续到成年;当感到焦虑时,往往会下意识地抠手,越焦虑抠手越频繁。回想我们小时候,做错事被大人批评了,内心非常焦虑和不安,这时,是不是会忍不住抠手呢?抠手作为焦虑情绪的一种表达方式,能够让人发泄内心压抑的不安,起到自我安抚的作用。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v4fDY7aO31VicWJPU4bVmeicnp6LZvctQhEVgLZx2c9wOd857oB4ZZgvhtIAibqphTcPibEytSk4bFn8uCbuNibK9tg/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
通过攻击自己获得愉悦
有人说,看到抠手出血,有一种莫名的愉快感。他们不停地抠手,抠出血,享受出血的快感。啃指甲啃出血也是这个道理。听起来有点难以理解,为什么会有人这样呢?其实这是一种带有自虐倾向的行为,通常是为了发泄压抑的负面情绪,比如愤怒、空虚、憎恨、抑郁等。有个网友发帖称,当感到愤怒,无法找到宣泄的出口时,就会一直抠手,把手抠出血之后,内心就舒服了。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习惯压抑愤怒的人群身上。在他们童年的成长过程中,有愤怒时家长不允许表达,使得情绪找不到合适的宣泄出口。由于愤怒无法对外宣泄,他们就把愤怒转向自己,通过攻击自己获得快乐体验。
不影响身心健康不算疾病
如果抠手能够缓解焦虑,释放负面情绪,不带来身心困扰,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就不算病态行为。因为人在焦虑或有负面情绪时,通常都会做一些事情来缓解。有人抠手,有人抖腿,有人啃指甲,有人刷手机,有人买买买,每个人有自己释放负面情绪的方式。抠手是一个外显的结果,起因则是内在的负面情绪。要改善抠手行为,不仅要调整行为,更要调整情绪。
如果您需要我们的专业帮助,可先浏览乐行心理官方网址的相关介绍:www.jxlxxl.com,同时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订阅号:江西乐行心理咨询中。如需预约请提前电联我们。江西心理咨询,南昌心理咨询,江西焦虑症治疗,江西抑郁症治疗,江西心理医生,江西沙盘游戏治疗,江西婚恋咨询,江西青少年心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