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江西心理咨询江西抑郁症治疗南昌青少年心理江西焦虑症治疗南昌心理咨询 |
“遭受遗弃对孩子来讲,
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也造成了创伤性的问题。”
遗弃,有可能是有意的。比如说,父母主动选择不参与孩子的生活,或者是不跟他们的孩子待在一起,不去花时间跟孩子相处;也有可能,这一切的“不参与”和“不在一起”是由困境、疾病或者死亡造成的,是非故意的结果。
不管是哪一种类型或者是原因,遗弃会影响到儿童的社会和情感发展,而且对他们的影响也会持续到成年。
01.
不良童年经历:遗弃
遗弃很少是一种单一的经历,它通常是与其他的困难,与其他的困境有关的。比如说 :
-
其他的一些困难的经历;
-
长期的充满压力的经历;
-
其他的创伤性经历。
那么,我想讲一些跟「不良童年经历」有关的内容。
“不良童年经历”研究是在美国开展的一项长期的大规模的研究,研究的目的是研究童年的困境与成年问题之间的关系。这里所说的长期的研究,指的是这个研究持续了很多年。这项研究证明了,不良的童年经历与毕生的情绪、行为、社会和健康问题之间存在关联。
这些不良的童年经历,有着可以识别的一些非常典型的,或者是非常突出的特征:
不良童年经历典型特征:
1.躯体的虐待,情感虐待或性虐待;
2.身体或情感上的忽视;
3.由于离异、遗弃或死亡而失去亲生父母;
4.家里面发生了家暴,或是这个孩子目睹了家暴的发生,看到了家暴的过程;
5.与酒精或药物成瘾者一起生活;
6.与患有精神疾病的或自杀未遂的家庭成员一起生活;
7.有家人在坐牢。
.....
「遗弃创伤」
此外,“不良童年经历”的研究同时也显示了,持续的对于遭到抛弃的恐惧,以及担心这会造成进一步的丧失,也是“不良童年经历”之一。
就像刚才讲到的,虽然这项研究是在美国进行的,但是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这样一项研究,它的结果也反映了世界各地类似的趋势。
当我们在互联网上以“不良童年经历”为关键词搜索时可以发现,目前的资料里面有一类/项是“不良童年经历问卷”。这类问卷或者量表,正被越来越多的国家的研究者使用,在现实调查中用的也越来越多,大家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其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包括中国,也有研究者在使用。
我们跟孩子一起工作的时候,是可以把“不良童年经历量表”,或者“不良童年经历问卷”用作评估工具的,这很方便,或者说很便捷,能够帮助我们去衡量孩子所经历的这样一个问题,了解它的严重程度是怎样的。
可以说,被抛弃、被遗弃,这样的童年经历,对孩子来讲,其影响非常大。所以,我们也把它称为「遗弃创伤」。
02.
与遗弃有关的神经生物学
和心理的影响是什么?
大家要是跟有遗弃经历的孩子一起工作过的话,你可能就不难发现,“害怕被遗弃”会引起孩子们强烈的焦虑:
如果一个孩子,他是在父母有一方不在身边的情况下长大的话,或者是父母两个人都不在他的身边的话,那么,当事人,这个孩子,可能就会有一种悲伤的感觉,并且为父母的这种缺失而自责。
如果这个孩子完全被剥夺了与父母的所有的联系,在孩子的心智当中,他会认为,是他自己造成了这样的结果。因此,就会把父母对他的这种遗弃,归结为自己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或者是自己没能够做到什么事情。
<长按保存,分享朋友圈>
>
我们知道,对一个孩子来讲,他要把这样的感受直接表达出来是非常困难的。
所以,通常,或者说比较典型地,我们不会看到孩子们把他们的这种自责,这样的一种感觉言语化,我们看不到他们的表达。但是,通常我们会发现,其实这就是他们内在的感受。
因此,如果遭到父母遗弃,这件事情发生在那个孩子还没有明白自己没有责任之前。那么,它对这个孩子就具有特别大的破坏性。
没明白自己的责任,也就是说,他还没有成长到发展出他良好的认知功能,他还没有办法用理性去理解发生了什么的时候,这个被抛弃,对这个孩子来讲就具有极大的破坏性。
那么,当这样的情况发生时,在孩子的成长的过程当中,他很容易会产生这样一种信念:
“是自己有什么问题,使得别人在本质上不喜欢他,使得他自己不讨人喜欢。”
即便是留下来的父亲或者母亲,能够给孩子提供情感支持,比较紧密的情感支持,帮助孩子去培养健康的自尊感。但是,如果这个孩子非常年幼的话,那么,另一方父母的缺失,对孩子的成长依然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他仍然会认为是自己有做错的地方。
>
那么,就神经生物学这个层面的影响来看的话,不良的童年事件会在大脑留下永久的「生理指纹」。
在这些突发,或者是不良的童年事件当中,人体释放的应激激素,或者是叫做压力激素,会使大脑浸泡在有毒的化学物质当中。也正是因为如此,会使得创伤的复原变得非常困难。
如果这些突发事件,或者是慢性的不良童年事件,没有得到充分的处理,或者是解决,那么,我们前面提到,这个孩子大脑当中产生的这种应激激素,会使得孩子长期地处于这种高焦虑状态之中,这样的状态很可能会产生持久的、生理和心理的后果。
关于儿童遗弃创伤的一些症状。我确信大家作为心灵花园的志愿者,在工作当中可能都见到过其中的不少症状。
我想,大家对这些症状很熟悉了,不过,我们今天简要地回顾一下,对我们的工作还是会很有帮助的。比如说,这些症状会包括这个孩子长期地或者非常强烈地担心自己被抛弃,或者是他们会有分离焦虑,而且这种分离焦虑是超出了其正常的发展阶段的那种水平的,这些孩子会表现出:
-
不信任:无法信任别人;
-
害怕遭到拒绝,或者是时常带着这种“被拒绝”的感觉,所以也很害怕独处;
-
行为上:可能会表现出回避、退缩,或者是隔离;
-
情感上:可能会退出关系,或者是切断关系和友谊。也就是把这个作为一种防御,目的是不被再次抛弃;
......
他们可能会呈现出来不安全感,很黏人,或者是会需要得到不断的安慰。有些时候,孩子也会表现出完全相反的另一些行为来,那也是作为一种防御。
比如说,他可能会表现得特别需要控制他人。
有些时候,他们所呈现出来的是自己自信心不足,不敢去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所以,会把自己的这种感受埋藏在心间,或者是表现得低自尊,表现出失落感,怕被抛弃,又或者是感觉自己无足轻重,感到很无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