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江西心理咨询江西抑郁症治疗南昌青少年心理江西焦虑症治疗南昌心理咨询 |
共情是一种对别人的情绪感同身受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共情常常发生,例如,当要好的同伴晋升时我们会为TA感到开心;当好友遭受痛苦时我们会为TA感到难过。但是,共情并不总是对所有人自动发生的,而是有条件且容易受到其他因素影响的。一般来说,相比于亲近的人,我们更不容易对陌生人的开心或痛苦感同身受。本期推文将借助两篇文献分析共情发生的机制。
共情是自动而毫不费力的吗?一项2019年发表于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的研究,发现共情其实存在认知成本。
研究者使用自编的实验室共情认知测量工具(共情选择任务)测量了共情的认知需求。共情选择任务总体包含两步:第一步,要求被试在红蓝两个卡牌中进行选择,第二步,呈现一张图片以及对应的指导语,被试要根据指导语完成指定任务(如图1所示)。具体来说,选择红色卡牌(不共情卡牌)的被试会被要求客观关注图片人物的外貌特征,并用一句话来描述TA的年龄和性别;选择蓝色卡牌(共情卡牌)的被试会被要求对图片人物的经历进行情绪关注,也用一句话来描述TA的内部体验和感受。最后将被试选择蓝色卡牌的比率作为其总体的共情水平。
被试完成共情选择任务之后,还要完成美国航空航天局任务负荷量表(NASA Task Load Index)的测查,以此评估他们完成每次共情选择任务的认知成本,包括“选择这张卡牌需要消耗多少脑力?”等问题。
该研究通过不断改变共情选择任务研究范式(例如,改变卡牌的颜色,去掉卡牌的标签,降低回答的难度等等)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在11项研究里反复验证,最终发现了共情回避效应(Empathy avoidance),即相比于共情卡牌,人们更倾向于选择不共情卡牌。而且当人们对他人的情绪感同身受的时间越长时,认知成本得分也会越高,这种不断增加的认知成本会使得人们不愿意继续消耗自身的认知资源来对他人进行共情。
可见,对他人共情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那么,人们为什么还会共情呢?人们在什么时候、在哪些情境中更可能对他人共情呢?共情会受到哪些动机影响呢?
另一项2020年发表于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的研究通过三个实验检验了金钱激励、社会奖励和道德框架三种动机对共情的影响。
在研究1中,研究者通过共情选择任务研究范式(具体过程可参照图1任务范式)设置了三种实验条件,分别是:共情获得金钱奖励组(即选择共情的被试可额外获得0.01美元),不共情获得金钱奖励组(即选择不共情的被试可额外获得0.01美元),以及控制组(即没有金钱获得)。共情选择任务允许被试在共情他人和不共情他人之间进行自由的选择,最后通过他们在共情选择任务中选择的共情比率作为共情水平。然后测量被试完成共情任务时的脑力需求、自我效能感和厌恶感三个认知负荷水平。
金钱激励确实能够增强人们的共情选择,尽管这些人在共情时需要付出更多的脑力活动。而在控制组却再次发现了共情回避效应,即在没有金钱激励的情况下,人们不愿意与他人共情。
研究1虽然证实了金钱奖励能够激发人们选择共情,但是这种金钱奖励是外在的物质奖励,其他非物质奖励是否也能激发人们的共情呢?于是,研究者在研究2中探讨了社会奖励对共情的作用。
在研究2中,研究者设置两种条件让被试选择是否共情。第一种条件是选择对陌生人共情或不共情,第二种条件是选择对亲密的人进行共情或不共情,然后对比两种条件下共情选择的比率是否存在差异。
相比于陌生人,人们更愿意对与自己关系亲密的人共情,尤其是当这个亲密的人处于痛苦之中时。同时发现,在对亲密的人进行共情时,人们的自我效能感更高,付出的脑力需求更低,感觉到的厌恶程度也更低。这些结果进一步说明人们更容易对亲密的人共情,并且此时感到认知负荷更低。
结果,相比于陌生人,人们更愿意对与自己关系亲密的人共情,尤其是当这个亲密的人处于痛苦之中时。同时发现,在对亲密的人进行共情时,人们的自我效能感更高,付出的脑力需求更低,感觉到的厌恶程度也更低。这些结果进一步说明人们更容易对亲密的人共情,并且此时感到认知负荷更低。
作者说
通过上述两篇文献,我们发现,人们实施共情时会考虑共情背后的成本(cost)和收益(benefit),无论是外在的金钱动机还是内部的社会动机都存在成本和收益的评估。只有当个体评估到共情具有一定的主观价值后,才会更愿意付出资源去选择共情。
然而,共情虽然存在认知成本,但动机对共情的影响也很大。具体而言,金钱奖励和亲密关系都是激励我们选择共情的动机因素。尽管共情时需要付出认知上的脑力活动,但物质的奖励和亲密关系的获得却会让个体觉得共情是有收益的,尤其在对亲密的人共情时,所以,人们更可能对亲密他人的喜乐哀惧感同身受。而道德框架对人们共情的影响,还需研究者们在进一步完善实验操纵程序后继续探索。
如果您需要我们的专业帮助,可先浏览乐行心理官方网址的相关介绍:www.jxlxxl.com,同时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订阅号:乐行心理/江西乐行心理。如需预约请提前电联我们。江西心理咨询,南昌心理咨询,江西焦虑症治疗,江西抑郁症治疗,江西心理医生,江西沙盘游戏治疗,江西婚恋咨询,江西青少年心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