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自闭症?
自闭症,又称为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由于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发展障碍的统称,主要表现为社交互动困难,言语和非言语沟通障碍,以及刻板重复的行为。这种疾病的特殊之处在于:把“谱系”当做一条光带,自闭的症状就好像散落在光带中的点。每一个患者都是不同的点的组合。组合的结果非常复杂、多样。 在2013年5月出版的DSM-5诊断手册中,所有的自闭症障碍合并为一个诊断: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在此之前,它们被认为是不同的亚型,包括自闭症、儿童期瓦解性障碍、阿斯伯格综合征、雷特氏症和待分类的广泛性发育障碍(PDD-NOS)
。 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可以伴有智力障碍,运动协调障碍,注意力问题,生理健康问题如睡眠问题和胃肠功能紊乱。有些自闭症患者可能会在视觉能力,音乐,数学和艺术方面有超常的能力。 自闭症的根源在于早期大脑发育出现问题。然而,自闭症的显性表现和症状一般在12-18月龄时开始出现。有些婴幼儿一开始的时候发展是正常的,到了出生第二年,他们丢失了已经掌握的技能,并出现自闭症症状—这种类型被称为“退化”。因此,早期诊断和干预很重要,用科学证实的行为治疗法进行早期干预,可以改善后期的发展。http://www.jxlxxl.com/Article/UploadFiles/201909/2019091514161433.jpg
2自闭症的统计数据
来自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的自闭症统计数据表明,1975年,每5000个儿童中就有1个患有自闭症谱系障碍,而到2014年,每68名儿童就有1个患有自闭症,在过去40年内发病率增长了十倍。研究还表明,男孩患自闭症的比率比女孩高4-5倍。在美国,预计男孩的发病率是每42个男孩中就有1个,而女孩的发病率是189个女孩中可能会有1个。 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影响了美国300万人和全球数千万人。
此外,来自政府自闭症统计数据表明,近年来发病率每年增加10%至17%。对于这种持续增长的情况,并没有特定的解释,通常认为诊断更为便捷、诊断水平不断提升以及环境影响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一些本来可能被误诊或者忽略的轻度自闭症也通过不断完善的技术手段被诊断了出来。
目前,我国尚未开展针对自闭症的全国性流行病学调查,只有部分省市和地区进行过此类调查。有研究推测,中国自闭症个体可能超过1000万,0—14岁孩子超过200万。
3自闭症的成因
在过去的五年里,科学家们已经确定在自闭症患者中存在基因的变化或变异,有超过100个基因或基因改变和儿童自闭症有关。
这些基因中很小一部分能独自引起自闭症,大概15%的自闭症患者是单纯由基因变异引起。
除了少部分单纯由基因因素引起的自闭症,绝大部分的自闭症还是基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沟共同影响早期大脑发育的结果。
这里的“环境因素”不是仅仅只我们通常所说的阳光、空气、水等自然环境,而是广义地指一切“非遗传”(nongenetic)的因素。
现在研究人员除了对易感基因的继续研究外,还有很多科学家对环境因素的影响更感兴趣。因为如果基因易感性相同,非遗传的环境因素似乎是导致目前自闭症发病率持续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 目前有比较清晰的证据显示,很多危险因素存在于母亲孕期和围产期,主要包括:父母孕龄较高、母亲怀孕期间的疾病(比如,妊娠糖尿病、孕期感染等)和不良行为
(比如,吸烟)、生产过程困难(尤其生产过程中婴儿大脑经历过缺氧),以及极低体重早产等。要知道的是,如果只是单纯这些因素,并不会引起自闭症的发病,
但如果这些因素合并易感基因的存在,则会导致自闭症发病率的增加。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女性可以通过在怀孕前后几个月,服用含叶酸的产前维生素或摄入富含叶酸的饮食(每天至少600
微克)来降低患自闭症儿童的风险。 父母的养育方式和亲子互动模式也可能是儿童成长的“非遗 传性的”环境因素之一。
心理学家研究早期的亲子依恋模式和儿童自闭症发展的关系,在易感基因存在的前提下,早期亲子依恋“有可能”会影响自闭症的发生概率,也会影响已被诊断为自闭症的儿童的愈后。
如果一对夫妇有一个自闭症患儿,那么其兄弟姐妹患有自闭症的概率为5%~10%。对于同卵生的双胞胎而言,发病的可能性则为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