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人性的考察和审视》—再评晋剧《庄周试妻》

(2024-05-29 15:27:48)
标签:

晋剧

庄周试妻

再评

《对人性的考察和审视》
         ——再评晋剧《庄周试妻》

                           /吴国荣
       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排演的晋剧《庄周试妻》,从2022年在太原首演之后,2023年10月就参加了第22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2023年11月到杭州参加了第18届中国艺术节、2023年12月到成都参加著名编剧徐棻荣获“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庆祝活动的演出。所到之处,都受到了专家学者和广大观众的高度评价和热情赞誉。《庄周试妻》舞台艺术呈现的强烈反响,除了编、导、演、音、美等强强协作的重要因素之外,主要演员谢涛的一人二角三种表演状态的准确到位,是成就这台演出成色的关键。而剧情发展始终围绕一个“试”字,则是让观众审美心理久久难以平复的话题。
       俄罗斯的一位著名剧作家说:好的戏就是离开剧场以后,还在思考,还在讨论,这便是好戏。《庄周试妻》的剧情之所以吸人眼球,受人关注,就是因为它在揭示人性的多样与复杂上有所突破,颠覆了人们的固有认知,最终又回到对人类命运和民族情感的真切关怀上。剧情诚然是以寓言的形式来展开。庄周本来就是一位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和美学家。在剧中,他崇尚自然,无欲无为,顺心随意,自由洒脱。虽然半仙半人,但他也有七情六欲,也有凡人的情感和心理。妻子田氏是一位良家妇女,每天为先生侍奉箕帚,孤守空门。然而,不管是圣人还是凡夫,自己的思想主张与生活行为很难完全统一。庄周曾说,人死之后,灵魂升天而去,留下躯壳,化作泥土灰尘,何必让活人守寡。于是,他为小寡妇招来风神大仙,施展法术,扇坟枯草,让小寡妇改嫁。他还对妻子田氏说,有朝一日,我若死去,你不必扇坟,便可以改嫁。但当楚王孙的到来,一花一扇一庙会,便打破了家庭的这种平静,使庄周“嫉妒恼怒似狂浪”,便要“借法术,假死百日,探其详”。于是,他变成楚王孙,对田氏进行人性的考察和审视,也是对自己长期修为的思想主张进行一次测试。这一“试”,便“试”出了人性的真谛,也“试”出了自己思想主张和实际行为的脱节。
       道德是对情感行为的约束,而“人性善变”则是绝境所迫的产物。庄周每天黄卷青灯,忙于养道修仙,哪有闲情逸致和田氏进行心灵的沟通。可来了一个楚王孙,年轻潇洒,富有情商,吹皱一池春水。青年男女,哪能不花前月下,笑语盈盈。基于此,庄周便又借用自己变幻的楚王孙,并设计出测试的程序,对田氏油嘴滑舌,挑逗引诱。然而,田氏依然要“为(假死的)先生守节,矢志不渝”。接着,(假死的)庄周又借用演变的楚王孙,进一步对田氏规劝哀诉,下跪祈求,田氏才“一时心软”而应允。就这还不行,为了试探田氏是真情还是假意,又使出更加残酷的绝招。本来田氏要用自己的“人脑和酒”来救治楚王孙的,但庄周还步步紧逼,说是用男人之脑才能有效。这时,田氏才有了“旧恩义,已随先生逝去也,新夫婿,见死不救良知灭”的劈棺念头。尽管如此,封建礼教的训诫,一日夫妻百日恩的“妇道”仍然使田氏犹豫不决。但庄周试妻魔法的力度还在不断加持,在一声声催命般的哀嚎声中,田氏不得不用庄周自己的一贯理念做支撑,“你的灵魂升天去,空留躯壳化灰灭,何不救他一条命,发慈悲——容我劈棺——莫见责”。按“试妻”情节的逻辑发展,田氏的思想嬗变,一步一步都是庄周设计方案逼迫出来的,既有事物发展的内因,更有事物发展的外部环境,直到田氏“执斧劈棺”而晕倒在地。
       其实夫妻关系除了情感之外,还需要有尊严。庄周试到此,也试醒了自己。两年来,自己只顾修炼悟道,哪管田氏“无喜无愁无奢想,闲来依门数暮鸦”。“寡言常相对,芳心如死灰”。来了一个楚王孙,又怀疑人家移情别恋,就这也是他“假死改容假求爱”一步一步逼出来的。现在他被自己设计的程序所惊醒而现出原形,始觉自己原来也是一个大俗人,并窾言,“她对我庄周,乃是纲常道德之夫妻恩情。她对楚王孙,才是自然天性之男女恋情”。待田氏甦醒,他又以“顺乎自然之情,还你自由之身”,要给人家一纸休书。本来是假戏真演,雨过天晴之后,你应该给人家赔情道歉,改弦更辙,修复弥补之前的违误。然而,他却给了人家一个抛妻辱妇的休书。可谁知,这用血泪试妻试出来的休书,并不是通向自由的介绍信,而是走向奈何桥的通行证。在那个时代,在那样的家庭,在尊为圣人的面前,只能让人家“不如一死——休便休!”
       晋剧《庄周试妻》这出戏,属于老戏新创,经典再创。重点是对人性的测试、人性的考察和人的命运的思索。本来庄周就是道家之祖,就是一个圣人,为什么历代好多文学作品中,都要用他来做文章,就是因为他博大、他伟岸、他是一位半仙半人,所以要把他从神坛上请下来,和凡人对话,和凡人共事,才能更深刻地揭示人性的复杂、人性的多样和人性的善变。他崇尚自然和天性,但当田氏偶遇楚王孙,“春风吹皱池中水,荡起了甜也荡起了酸”时,他便痛苦愤怒,疑神疑鬼,便要以假死来试妻。他倡导“人死之后,灵魂升天而去,留下躯壳,化作泥土灰尘。那少妇既想改嫁,当丈夫的又何必让她悲悲切切地守寡,日日夜夜地怨恨呢”。但当他已假死百日,又扮做楚王孙,百般挑逗,万般引诱,田氏无奈允婚后,他又气急败坏,恼羞成怒。他“悲天悯人为本性”,“迷仙道,他无欲无为”。但当他“死”后,却逼得田氏“移情别恋”。至此,他还猜疑田氏允婚是“真情或假情”,还计较“苦果暗吞,含羞忍辱”。于是,他“试妻试到难罢手”,不惜将田氏逼上绝路,以至于执斧劈棺,最后,以死来掩盖自己的羞辱。通过晋剧《庄周试妻》对人性的考察和审视,其结果,人性善变的是庄周,不讲自然和天性的也是庄周。而无欲无为也只是庄周空洞的思想主张。人啊,重要的是认识自己,警醒自己。
       晋剧《庄周试妻》试到最后,实际上台下的观众应该共同给庄周颁发一封休书,让庄先生重回山林,再修再悟,以期重新走上神坛,仍做道家之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